|
乳業三巨頭起草乳品新國標 |
重新修訂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最近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據參與討論的專家透露,“內部待議稿上顯示,巴氏奶標準初稿的起草單位是蒙牛乳業集團,生鮮乳標準由伊利集團起草,酸奶標準則由光明集團起草。”專家慨嘆:“我至今也沒有明白,反覆討論形成的送審稿,其中一些關鍵性標準,最後為什麼會被推翻?”
專家不是真的不明白,這不過是激憤之言罷了。對於行業競爭而言,標準就是生命線,誰擁有標準的制訂權,誰就占據了市場競爭的有利位置。制訂標準的能力,就是企業在市場中的話語權。所以,乳品標準被乳業巨頭把持,這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比如,配制食醋國標的主要起草單位是一家生產食醋的企業,速凍面米製品新國標也被指由相關大企業提出。
問題是,標準是誰的標準?行業標準,不僅僅是生產企業需要遵守的質量標準,更是保障消費者健康的基本準則。對企業來說,降低標準就是降低生產成本,由此可獲得巨額利益。在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中,企業參與標準的制訂本無可厚非,他們之間的競爭也會使得標準制訂變成一個激烈的博弈過程。但是,趨利性會使得他們為了獲得行業利益而握手言和,一致對“外”——這個外就是消費者。因此,要使得一個標準是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就絕不能任由企業單方面制訂標準,否則,公共利益就會被架空,消費者權益就會被漠視。
所以,標準的制訂過程,必須顧及各方利益。企業的利益當然需要考慮,消費者的利益更要兼顧。因為行業標準制訂是一個比較專業的過程,消費者就需要有專業代言人來維護他們的利益,於是專家往往就充當了這個代言人的角色。但同時,專家也會成為企業爭奪的對象,一些人也會在利益集團的威逼和利誘下出賣公眾利益。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就需要標準的制訂過程既是博弈充分的,也必須是公開透明的,公開透明正是防止公眾利益被出賣、被架空的保證。放眼發達國家的標準制訂,大體如此。
所以,現在有必要倒查標準的制訂過程,看看除了企業的作用之外還有哪些“機關”,看看公眾利益是在哪個環節被有意忽略的,看看監督部門是如何失語、失聲和失職的。同時,調整和修改標準,盡可能兼顧各方利益,如此,方能避免標準被利益集團把持,避免公眾利益被“合法”地侵害。(時間:12月1日 來源:深圳特區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