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海洋大國,也高度重視海洋經濟的發展,“實施海洋開發”連續寫入了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報告。國家領導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產業,打造藍色經濟區”,把發展海洋經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國務院《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則第一次明確提出了“逐步把我國建設成為海洋強國”的目標,將海洋經濟視為中國經濟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二五規劃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左右,將是中國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打造藍色經濟區,重在創新,旨在超越。中國的海洋產業正處於成長期,產業結構正從傳統海洋產業為主向海洋高新技術產業逐步崛起與傳統海洋產業改造相結合的態勢發展。發展海洋高新技術產業既是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途徑,也是科技興海的重要目標,更是漁業困局的紓解之道。
但是,中國科技興海戰略,步履蹣跚。藍色經濟區的美好藍圖已經徐徐展現,膠東半島海洋高新產業成就,依然乏善可陳。海洋生物工程、海洋藥物開發和海洋精細化工等產業尚未形成大氣候。中國沿海城市專業市場林立,好生繁榮,卻至今培育不出一個海洋生物製品市場。去年舟山市與浙江大學簽署“海上浙江”戰略合作協議,創建中國海洋科學城,今年繼而三級跳成為全國唯一海洋經濟特區,卻由於人力資源、財政預算、土地指標、總體科研水平低下等制約因素,仍是空中樓閣,畫餅充饑。
中國吹響“科技興海”號角,說到底就是“人才興海”。可中國連續幾屆兩院院士增選,海洋學科的院士一個也沒有。是當今中國海洋科研人才都不夠院士水平,還是中國科學界瞧不起海洋?2011中科院院士評選結果剛出爐,人們看到搞煙草研究的,都能院袍加身,卻依然看不到一個海洋科學家的蹤影。
近海無魚,是今日漁民之困;海無人才,則必是明日中國之困矣。(時間:12月14日 來源:南方報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