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日,國家海洋局監測人員在溢油事故現場取樣核查。 9月2日,國家海洋局認定康菲公司“兩個徹底”沒有完成,責令蓬萊19-3全油田停注、停鑽、停產作業。康菲公司向國家海洋局提交關於“兩個徹底”綜合報告兩天後,新華社記者乘坐中國海監15船於9月2日11時許終於到達溢油事故現場海面,發現現場仍然有油帶漂浮,並有油花冒出,清污工作仍在繼續。 |
很難說,是環境執法的逶迤成就了康菲的反覆,抑或是康菲的欲說還休斷了公眾究責的念想。從6月底,中海油渤海蓬萊19-3油田發生溢油事故的消息被曝光,迄今已經快要半年時間了。這半年,康菲很忙,忙著隱瞞真相、忙著避重就輕、忙著推卸責任;這半年,媒體很忙,忙著掘進真相、忙著陳訴遺禍、忙著梳理責權。然而幾個回合下來,話語鏗鏘的依然是始作俑者的康菲,而最該堅強的職能部門,似乎總是欲說還休、王顧左右。“場外”的公眾,早把戲碼的走向猜透。
康菲的分裂,其實沒啥好說的。企業再大,還是企業,是企業就要逐利,而社會責任就像古代的“仁義禮智信”,說起來好聽,其實上不挨天、下不著地——沒有剛性的規範,就不能培育出天然的“好企業”。有人說,9月6日,康菲還表示將設立渤海灣基金,將根據中國相關法律承擔公司應盡的責任並有益於渤海灣的整體環境,甚至康菲石油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穆懷禮當時也表示:“康菲石油公司對於該事件的發生深表歉意,以及因此對中國人民和環境產生的影響表示道歉。”忽然話鋒一轉,又說“基本沒有證據顯示溢油事故對環境造成影響”。此般出爾反爾,太不仗義!
很遺憾,“仗義”不能折現成本收益率。康菲是來掙錢的,不是來攀親的。要緊的是,我們為釐清康菲在漏油事件中的法律責任做了些什麼?常識人人懂:渤海是半封閉的內海,平均水深只有20多米,溢油對渤海環境的影響無可置喙,且溢油造成的油基泥漿至今還未完全清理乾淨,對環境的影響還將長期存在。國家海洋局政府信息公開答覆書顯示,蓬萊19-3油田溢出的油污已經在河北省樂亭縣養殖區周邊登陸。問題是,較真起來,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是環保部,安全生產主管部門是國家安監總局,海洋漁業主管部門是農業部,食品安全主管部門是藥監局等相關單位……在完善的海洋監管機制建立起來之前、在有序整合執法力量“組團對話”之前,若只是拿既定的零星法規和滯後政策嚇唬嚇唬,康菲完全可以一如既往地淡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