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宇案自發生以來,一直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並非是南京政法部門感受到的“近期又被引起高度關注”,因此選擇在和解4年後重新為其“翻案”,根據“日常生活情理”和“社會常理”的推論,南京官方的動機值得商榷。加上媒體圈一個月前官方要為“彭宇案”翻案的傳言,以及文末大段關於南京社會道德楷模和典型先進的描述,很容易讓人產生聯想。
彭宇案的真相重不重要?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即使真如劉志偉書記所說,彭宇當時的確撞倒了徐壽蘭老人,只要有扎實縝密的事實證據基礎,大家即使不願意,也都應當接受。但是,如若只是指令性的官方版真相,恐怕會激起民意更大的反彈。
此外,劉書記在採訪中對媒體關於彭宇案的報道大加鞭笞,稱在道德追問中忽略了對事實真相的探究,但他似乎忘記了全國媒體雲集南京欲多方採訪還原那天上午水西門廣場公交站到底發生何事時,究竟是哪股神奇的力量,使得當事各方或是神秘人間蒸發,或是三緘其口一言不發。
值得注意的是,彭宇案之所以成為社會“道德滑坡”的“標誌性事件”,最關鍵的還是一審法官王浩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根據“日常生活情理”“社會常理”所做出的有罪推論嚴重違背社會善良風俗。基於這樣的錯誤推斷,即使案件結果是正確的,其造成的社會危害已不可估量。四年來各地“彭宇案”頻現,雖只能咎此為引,但個案作判不給公眾去疑的交代,直至後來種種現象均以此為梗,恰恰也是另一個角度的法義失衡。“官方”要做的,不僅是還原當時的事實,更是反思審判中的錯誤價值觀。(時間:1月17日 來源:京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