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摒棄冷戰思維。冷戰思維的特點在於以政治制度和價值觀來決定國家關係的遠近親疏,搞對立的軍事、政治同盟,形成相互對抗的兩大國際陣營。有人說,兩個政治制度、意識形態迥異的大國終將走向對抗的不歸之路。其實,中美關係正常化40年來的歷史已經證明,體制和價值觀的差異並沒有阻止彼此接近,也不能阻止交往與合作的擴大。一方面,中美在政治和價值觀方面的差異與分歧將會長期存在,有時還會發生激烈爭論;另一方面,兩國社會、文化與國內政治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並且相互影響。從國際上看,幾乎沒有任何國家會自覺自願地捲入中美之間可能發生的戰略對抗,形成兩大對立的意識形態陣營和軍事集團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三)摒棄傲慢與狹隘思維。中華民族和美利堅民族同為世界優秀民族,各自都有許多優點和長處,共同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傑出貢獻。美國建國後迅速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60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超級大國”的地位,自有其值得稱道的治國經驗。中國幾十年來迅速改變了貧窮落後的面貌,取得了人類歷史上舉世矚目的成就,其政治經濟體制和文化價值體系中,必然有無法否認的特色和優勢。中美各自的成長歷程表明,兩國都選擇了符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因此,雙方都應以謙遜而非傲慢的態度看待對方,更不應對對方國內的某些困難和不足採取冷嘲熱諷甚至幸災樂禍的態度。還應當看到,兩國都存在著全球視野不足、在處理國際事務中過度依賴自身經驗的傾向。在雙邊和多邊國際事務中,中美應加強磋商協調,借鑒對方的經驗和視角,尊重對方所持的態度和立場,擯棄狹隘思維。
以創新思維構建中美戰略關係
習近平副主席在去年12月會見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時指出,“歷史證明,中美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兩國共同利益和合作需求遠大於分歧。”這反映了中方對於中美關係的一種創新型的思維方式。用這種思維方式觀察可以發現,在某些中美雙邊領域存在的長期爭論不休、看似無解的難題,在某些國際安全問題上兩國立場的差異,並不能從根本上妨礙兩國在全球金融、貿易、能源、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地區熱點等問題上的交流與合作,也不能扭轉兩國社會交往不斷擴大以及在教育、文化、科技等領域相互取長補短的長期趨勢。只要中美雙方繼續在各領域、各層次不斷擴大“利益匯合點”,構建“利益共同體”,就能建立起一種基於戰略互信的全球夥伴關係。
總之,作為願意進行深入戰略思考的中國學者和專家,我們想闡明自己三個主要觀點。第一,中美關係正面臨嚴重考驗和戰略互信的缺失,“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第二,兩國關係的不穩定將造成雙方都難以承受的巨大利益損失,並危害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安全。同時,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和兩國間日益增加的共同利益,也為雙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第三,必須堅持“中美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的新型戰略思維,既正視雙邊關係中的困難與障礙,又努力擯除不利於發展共同利益的陳舊思維,逐步建立積累戰略互信。(時間:2月13日 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