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隸屬於河北省的京東臥龍陵園。由於北京墓地價格一再飈高,很多北京人開始去周邊的河北等地購買墓地。“活在北京,葬在河北”現象在清明節前引起網民關注。 |
據新華社報道,由於北京墓地價格一再飆高,很多北京人開始去周邊的河北等地購買墓地。北京東部通燕高速附近的潮白河,兩岸各有一座陵園,分屬河北和北京市管理。前者一個墓穴價格已經漲到9000元,而後者價格則為3.6萬元。
“活在北京,葬在河北”,是網民對北京墓地價格過高的抱怨。或許這種抱怨並不客觀,比如北京民政部門的數據顯示,去年,北京市的經營性公墓中,逾20%的價位在萬元以下。不過,也應該看到,低價墓仍然是少數,大多數墓地仍然價格不菲。
有關方面應該聽懂背後的民意訴求,既需要推出更多的公益性墓地,也應該從制度上明確城鎮公墓的公益定位,讓公墓真正姓“公”。
現在,受墓地價格畸高影響的主要是城鎮居民。這有其制度根源。
民政部門1992年實施的《公墓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公墓分為公益性公墓和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是為農村村民提供遺體或骨灰安葬服務的公共墓地。經營性公墓是為城鎮居民提供骨灰或遺體安葬實行有償服務的公共墓地,屬於第三產業。”辦法還規定,未經批准,公益性公墓不得對外經營殯儀業務,經營性公墓由民政部門下屬的殯葬事業單位建立。
從這份文件可以看出,現在確實有大量的公益性墓地,不過,絕大多數都在農村,而且,批准經營的公益性公墓對城里人也並不“優惠”。城鎮公墓則是經營性的,屬於“三產”。如果各地都“嚴格”按照文件執行,一些城市恐怕到處都是高價的商業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