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味的是,如此猖獗的索賄事件,不是終止於教育主管部門的監督,而是被一則小小的微博所擊倒。它至少表明了相關監督功能形同虛設或者已經失去參與者的信任。它同時表明了現有的行政主導下的職稱評審機制的不合理。在它的背後,是早就飽受詬病的高校過於行政化的現實。而它所引發的後果,是劣幣驅逐良幣,使正直有才之士難以脫穎而出;如魚得水的,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這些得益於行政化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又進而成為大學行政化的新的熱衷者。
此事目前尚在調查之中,期待當地官方給出可信服的結果。事實上,高校亂相並非自今日起,也並非湖南所特有。在“職稱評審”的指揮棒下,論文抄襲造假事件時有曝光,花錢買論文、評獎靠關係、項目拼人脈已成公開秘密;而在職稱評審之外,領導集體貪污、驗收評審造假、熱衷建設酒店館閣等,也足以表明現今大學精神之萎縮、理念之錯位。
放諸社會,高校只是一個小環境,但高校畢竟素有“良心堡壘”之稱。對目前這次事件,每一個圍觀者不應只當事不關己的笑談,而應該對我們所處的環境悚悚然自警。(時間:5月7日 來源:京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