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名表局長”能以一種積極心態正視質疑,以實際行動打消公眾的疑惑和不滿,官員和公民之間的信任關係就會經得起考驗。可以說,社會既需要公眾對官員的信任,也需要保持適度的不信任,只有保持適度的不信任,才談得上對官員的質疑和監督。
客觀地說,關注“名表局長”,一是公眾公民意識高漲,監督官員言行熱情上升的表現;二是在官員特權意識作用下,民眾和官員依舊有對立情緒;三是網絡空間的擴展,讓公眾對官員的監督從無意識變成了有意識。
因此,一方面,應呵護圍繞“名表局長”形成的公共輿論,因為它實質上是一種輿論監督,這種公共輿論一旦形成,就會形成一種巨大的壓力,迫使相關政府部門對公共輿論中的焦點人物進行調查,對民眾作出相應的解釋。另一方面,“名表局長”問題的破解,離不開權力的支持和認同。
經驗一再表明,掌握公權力者,應接受公民廣泛的監督,如果拒絕回應公民的質疑和合理批評,將嚴重影響其公信力。這對“名表局長”自然不例外。(時間:8月29日 來源:時代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