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一篇事故報道怎那麼多“領導重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05 14:25:40  


河南義昌大橋坍塌事故現場
  河南連霍高速義昌大橋爆炸垮塌事故發生後,大河網2月1日刊發的一篇《連霍高速義昌大橋發生垮塌事故 省市組織搶險救援》報道,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一場突如其來的爆炸垮塌事故讓10位同胞罹難,令多個家庭陷入悲痛。人命關天,報道卻寥寥數語;死者為大,卻大不過領導的“重視”。說這篇報道眼中只有官員,而沒有民眾,或許不為過。塌橋廢墟之上,“人”不見了,只留下對當地政府、官員的大篇幅褒揚,這是對生命的漠視與麻木。

  有網友指出,這篇1300餘字的報道,“提到16位省市領導的重視,1134字表揚河南省委省政府如何辛苦工作;其中褒揚語25處,如‘迅速、立即、有序、精幹、全力以赴、難度很大、全力救援’……沒出現一次傷亡人員或家屬名字,沒家屬一滴眼淚……”

  有網友還評論說,“報道中沒有人的味道”、“典型的八股官樣文章”。看完這篇報道,任何一個有正常情感的人,或許都會有同樣的感覺。

  近來,中央提出“改文風”,要求改進新聞報道方式。文風之所以要改,正是因為文風的背後是作風,是對待民眾的態度。改文風不僅僅是減少字數,也要遵從新聞規律和社會效果。

  在爆炸垮橋事故中,事故是怎麼發生的,造成了多少人員傷亡,都是哪些人員,現場救援情況如何,大橋質量有沒有問題,其中有沒有監管漏洞,誰該為事故負責等等,這些民眾最需要的信息,大家看不到,卻看到了一大堆領導在“積極組織搶險救援”。這樣的報道有何新聞價值?社會效果究竟如何?

  事故報道,主角永遠都是新聞事件的當事人,他們是事故的罹難者、受傷者及其親屬,以及參與事故救援的人員等。組織搶險救援的官員不能喧賓奪主。

  然而,太過常見的則是,民眾往往首先看到的都是“領導如何重視”,如何指揮組織搶險、救援,然後,才是事故現場,以及那些不幸的當事人。《人民日報》之前調查稱,在民眾最反感的官話、套話中,“領導重視”高居第一。就是民眾如此反感的一句話,卻屢屢出現在報道之中。

  這則“以褒揚領導為主,以報道事故為輔”新聞的出爐,不是偶然,而是習以為常。很多地方的官方網站、媒體已經習慣了八股式的報道,一些地方政府官員對此也習慣了。甚至有些地方官員刻意為之,希望通過正面報道將壞事變好事,或者是洗刷、推脫自己的責任。

  在突發事件中,當地官員的言行不是沒有報道價值,一些官員的盡責盡職也應得到肯定,但是,更應該客觀、全面地報道事故本身,而不是以官員作為主要報道對象。

  中央出台的“八項規定”明確提出,“要改進新聞報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會議和活動應根據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決定是否報道,進一步壓縮報道的數量、字數、時長。”既然高層都可做到這點,地方官員難道不能嗎?如果充分考慮“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塌橋報道就不該這麼寫。

  這說明,慣性的力量非常強大,到了下邊,文風改起來並不容易。改文風,固然是地方媒體的事情,但是,地方主政官員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畢竟,地方黨報、官網怎麼報道當地官員,也讓大家看到了,這些官員對待民眾的態度。(時間:2月4日 來源:新京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