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頂不光彩的貧困帽子,一個“小康縣”的榮譽,一場富縣爭奪貧困帽子的鬧劇,我們看到的是會哭的孩子總是有奶吃。在如此顛倒的邏輯下,在現實利益的催動下,每一個人都感到其中的乖張與錯位。
在成為“小康縣”16年後,山西大同縣終於開始享受“貧困”待遇。2011年底,國家確定了14個集中連片特困區,涵蓋貧困縣679個。大同縣被列入其中的“燕山—太行山”連片特困區,進入了國家扶貧對象的行列。
小康縣在富裕起來之後,為何又要去追逐一頂貧困縣的帽子呢?因為這頂帽子成了一塊過於甘甜的糖果。有資料顯示,2001~2010年,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向國家貧困縣和省級貧困縣的專項扶貧資金共有1457.2億元,占總投入的71.3%,縣均投入1.36億元人民幣。只要戴上貧困縣的帽子,1億多元的財政支持就可以輕鬆入賬,如此坐享其成,何樂而不為呢?
另外一個原因是,盛名之下,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名副其實,一種是其實未必,這也是很簡單的道理,哪一個縣的領導者都不能保證自己的縣能夠一直排進百強縣。當地方經濟發展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時,貧困帽既可以用來當應付考核的擋箭牌,又可以作為繼續哭鬧的憑借。可見,貧困帽是一頂保障帽,是“聞起臭,吃起來香”的臭豆腐。
最後一個原因是,有大部分貧困縣是從1994年甚至1986年就已經戴上了貧困縣的帽子。這一方面使貧困縣不能動態地反映貧困人口區域分布的變化,無法使扶貧政策覆蓋盡可能多的貧困人口;另一方面也不能根據情況的變化,實現動態調整,致使出現少數富裕的貧困縣。從中顯示出貧困縣退出機制的缺位。
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被溺愛的孩子是一哭二鬧,貧困縣的法寶便是一等二靠。孩子只會哭鬧是父母管教不嚴,貧困帽摘了又戴是審批部門對貧困縣的認定不嚴格,退出機制缺失。國家在將貧困縣名額分配到各省之後,既要嚴格審核貧困縣名單的准入機制,又要明確“貧困縣”的退出機制,均衡縣域之間的補助扶持力度,否則這種富縣爭貧困帽的鬧劇將難以終結。(時間:3月1日 來源:甘肅農民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