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互聯網公益救助經此一劫,需要的是如何規範并做得更好,而不應“不幸”被一棒子打死。但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出現這種意外,也有捐贈者的責任。捐贈者將善款捐贈出去後,容易出於零收益和高監督成本的考慮,對管理者的監督較弱,從而催生了管理者的利益追逐。這種“根本不關心錢捐到哪裡去”的想法不利於將好事做好,不利於將好事做完。而水滴籌等互聯網公益救助平台對自身的定位,也不應僅僅是募捐信息發布者或募捐資源的分配者和控制者,同時應當有救助活動的監督者和管理者擔當。否則很容易讓網絡救助募捐渠道淪為該網絡平台提升社會影響力及自身知名度的手段,對網絡救助的規範化則并無促進作用。
因而,雖有《慈善法》等法律法規提出了宏觀要求,但在實名制認證、取消資金池、設立調查機制、信息公開透明接受公衆監督、設立追回機制等實操層面,尚無統一的平台管理標准,此刻無疑是一個好的契機。公益募捐的積極意義,有必要從募捐主體、募捐資格、募捐形式、募捐信息公開等方面予以細化。(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特約評論員:蔣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