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次抽幹湖水捕撈鰐雀鱔的做法,也引發了一些不同的聲音。像有網友就表示,為了活捉兩條“怪魚”就不惜抽幹湖水,是不是代價太大了?有沒有更好的捕撈辦法,當然可以討論。但就此次行動所帶來的社會效果而言,應該說是完全值得的。
要知道,雖然這幾年全國多地都捕撈過鰐雀鱔,但都沒有引起足够的關注。鰐雀鱔“流行”帶來的風險,也并沒有獲得社會普遍認識。此背景下,這次捕魚行動引發全網關注,實則也是完成了一場大型的網絡科普,讓社會對包括鰐雀鱔在內的外來物種入侵風險有了更直觀的認知。
更進一步,這也很有可能成為推動相關立法的一次重要契機。如有專家表示,“農業農村部牽頭,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各部委近期要推出一個新的全國重點管理入侵物種名錄,鰐雀鱔我們是堅決建議要把它放進去的”。若能够對相關法律的完善有一些貢獻,并減少一些隨意放生的現象,此次捕撈行動帶來的社會意義就不可小視。
此外,今年8月1日起,我國第一部針對外來物種防控的管理辦法正式施行。該辦法從源頭預防、監測預警、治理修複等多方面,對治理外來物種入侵作出了系統規定。相關部門也可考慮借這次捕撈鰐雀鱔事件的機會趁熱打鐵,讓社會對預防外來入侵物種有更多的了解,從而激發更多的行動來保護我們的物種安全。(來源:新京報 作者:吳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