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一則“教育部已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跡等五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的消息頻上熱搜,引發熱議。
不少媒體誤讀了這個消息,取消五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并非發布的新政策,而是一次“工作成果總結”。此消息來源於教育部2022年“教育這十年”1+1系列發布采訪活動的第11場新聞發布會。該發布會主要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成效,取消五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則是近年來相關工作成果之一。2015年、2019年,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先後開展了兩輪清理和規範高考加分工作,明確取消上述五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指導各地減少地方性加分項目,進一步降低加分分值。此次發布會上,教育部表示,目前,已取消五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逐步取消95類地方性加分項目,并會同有關部門推進少數民族加分更加精確。清理和規範高考加分成效開始顯現。
我國的高考加分錄取政策是從1978年開始實施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推進素質教育,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幫助高校選拔一些有專業需要的特長生,來彌補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短板。但近年來因高考加分產生的不公平現象時有發生:一是考生資格或身份造假;二是有些招生政策在執行中逐漸被異化,偏離了政策設計的初衷,高考加分“越走越遠”。從2018年起,全國正式執行高考加分項目調整方案,31個省份均已正式出台高考加分新政。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大幅減少、嚴格控制、清理規範高考加分項目,推動少數民族加分更加精准,有助於維護高考的公平性,也體現了國家對教育公平、公正的重視。
正如業內人士所言,從高考“指揮棒”入手,逐步調整高考加分政策,釋放出尊重教育規律、確保起點公平的強烈信號,將有助於教育鏈條,特別是基礎教育階段,理性教育氛圍的營造。
下一步,要健全綜合素質評價,實施多元化錄取模式,積極推進高考綜合改革。目前,已有29個省份啓動高考綜合改革,將德智體美勞“五育”要求全面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并將評價檔案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教育部表示,積極探索在招生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多維度評價。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教育改革唯有與時俱進、因地制宜,更好地兼顧起點的公平,才能成為真正培養現代化人才、保障社會公平公正的強大支撑,不拘一格降人才。(來源: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記者:張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