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名”對台灣政黨政治的危害,對兩岸關係的危害,絕對不可小看。 |
中評社香港2月12日電(評論員 鍾維平)如何看待愈演愈烈的台灣當局執導的“正名”風波?兩岸見仁見智,無非兩極觀點:嚴重與不嚴重。“正名”未必是台獨的動作。但是,如果從“正名”是民進黨階段性目標的角度來分析問題的話,當可發現其嚴重性。
陳水扁與民進黨最近要把“正名”閙大,是十分巧妙的戰術安排。“正名”與“制憲”兩者完全是密不可分的。“正名”有利“制憲”,“制憲”為的是“正名”。不“正名”,何以“制憲”?所以,“正名”與“制憲”的危害性,其實是兩面一體的。
“考試院長”姚嘉文日前宣稱,台灣與“中華民國”的關係不是“兩個國家”的關係,而是名稱的問題,台灣的“國家”是“台灣”,只是借用“中華民國”的名稱,在台北的“中華民國”和1949年以前在北京、南京、重慶時期的意涵完全不一樣,現在的名稱容易被誤會,所以需要“正名”。
不管姚嘉文是說漏料了嘴或是公開的有代表性的宣示,“正名”與台獨在此是劃等號的,已是一覽無遺。
日前,美國國務院表達對台灣政府推動公營企業正名的關切(Concern),國務院發言人麥克馬克指出,美國的政策是“不支持(do not support)”台灣行政部門採取任何試圖片面改變台灣現狀或朝向獨立的舉動,其中包括,美國不支持台灣當局更改所屬單位的名稱。
在此不論美國是否採取有效措施,美國政府的敏感性、對“正名”危害的認識,是值得肯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