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泉:這些事實不是我們中國杜撰出來的,而是根據美國的現實情況,特別是美國媒體自己提出的問題來呈現。我們的材料來自多個方面,主要是美國政府出臺的政策,還有媒體的報道等等。
我們尊重事實,尊重事實的權威性,在調查了解這些情況時,都是依據人權方面一些國際文書的準則,同時對比美國本身的人權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美國本國的人權狀況並不像他們說的那麼好。
《國際先驅導報》:也就是說,內容更多來自外國媒體的報道?
楊正泉:也參考了外國的媒體,尤其是美國的媒體,但我們也對美國現實情況進行了解和調查。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考察美國實行的政策。美國老是標榜取消種族歧視,但政策上總是存在矛盾。比如美國炫耀自己在婦女、對外來民族等問題上的平等,但美國的很多政策卻是充滿歧視的,這些政策問題引發的社會矛盾就是我們調查的對象。
美國挑戰,我們就要“迎戰”
《國際先驅導報》:《紀錄》出臺時機,是否也經過精心選擇?
楊正泉:我們每年都是選擇在美國發佈報告之後,他們發表的日期都是相對固定的,一般在3月份左右,我們就緊跟著發佈。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立場是:從不主動談其他國家的人權狀況,從不橫加指責其他國家的人權狀況。但是美國談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就要對挑戰進行回應,要“迎戰”。
《國際先驅導報》:“迎戰”之前,還要做什麼準備呢?
楊正泉:《紀錄》發表前夕,要根據美國的論述作一些修改,增加一些針對性。美國每年的口徑不太一樣,比如有時說中國人權狀況“很惡劣”,有時候他們說“不如人意”。所以,我們的報告也要作相應的調整,要更加針對他們的報告。
人權較量中的“一個中國品牌”
《國際先驅導報》:在你個人看來,美國的人權狀況怎樣?
楊正泉:實際上,美國對國外人權的侵犯是最惡劣的,伊拉克戰爭就是很明顯的一個例子,不論是對戰俘的虐待,還是大量平民的死亡。據統計,已經有幾十萬人傷亡,其中包括3000多名美國士兵,這給美國人民也帶來巨大創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