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27日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發表題為“曾蔭權站在歷史聚光點上”的社論,指出廣受海外華人社會關注的香港特首選舉落幕,曾蔭權取得逾八成的高得票率,以649票成功連任第3屆行政長官。中共中央除祝賀曾蔭權當選特首之外,認為選舉體現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相信新特首能帶領香港市民譜寫“一國兩制”的新篇章。對於站在歷史聚光點的曾蔭權本人而言,當然可喜可賀,對其未來任內的作為,各方自然也會期待。
社論表示,此次第3屆特首的選舉,曾蔭權受到了公民黨梁家傑的挑戰,從發表政見、電視辯論、民調到選後遊街謝票,儼然是一套西方民主選舉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是,這是依循基本法框架設定的選舉,由近800位代表香港各領域的人士選出特首。
這樣的過程,對香港人而言,固然感受直接,對於香港以外任何關切兩岸三地前景的人士,也很值得觀察。如果香港可能成為北京未來的一個民主櫥窗,這次的特首選舉,距離香港基本法所勾勒的民主圖象,也就是“特首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是不是更為接近,不免成為觀察的一項重點。
誰都清楚,改革開放、發展經濟是中國當前急務,已無回頭路;對民主與法治的追求順序,顯然法治在前而民主在後,無法企求一步到位。然而,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下的一個特區,在政經條件上更有理由先一步邁向民主。這正是何以基本法中,就行政、立法機關均設下逐漸朝向民主制度發展的原因。普選不僅是特首產生方法的最終目標,也是立法會全面改選的最終目標。因此,香港在一國兩制的前提下,理所當然的成為中國內地邁向民主的一個階段先驅。
社論表示,這次的特首選舉,從效率或團結程度來看,都有值得北京肯定之處。但是否更趨接近基本法所設定的普選目標,眼前情勢仍然未明,北京當局仍未對民主派提出2012年普選訴求作任何回應。不過北京欽點的曾蔭權最後以高提名、高得票以高民望等“三高”當選,至少可減緩過去因董建華施政不得民心,而香港選民可能不支持親中人選的疑慮,或許因此加速香港的民主櫥窗展示。
當然,曾蔭權未來任內除了努力振興發展香港的經濟、貫徹施政的5大承諾之外,港府在5年之內有無循序漸進推動普選的作為,也就成為測度香港民主前景的關鍵因素。
香港的命運與海峽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其實息息相關。長期以來兩岸之間因為一個中國的問題,迄今尚未找到適當的解決之道;北京當局強調,只要台灣回到一中原則,其他一切都好談,說明一中問題在兩岸現有關係上的確切位置。一國兩制在香港是現在進行式的狀態,對台灣則是北京提出一種未來完成式的建議。這個建議背後牽動著兩岸制度差距如何解決的方法。
社論最後表示,香港作為中國內地的民主櫥窗,其實帶有展示北京日後制度發展願景的作用。對於香港、對於北京以外的許許多多關切中國發展遠景的人士而言,未來的5年,香港的民主腳步加快或呈現遲緩,具有一定的指標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