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替代方案之爭
武漢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羅教講教授說,休息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是受民法保護的公民人身權。中國法律確認勞動者有休息權,旨在保証勞動者的身體和精神上的疲勞得以解除,藉以恢復勞動能力﹔保証勞動者有條件進行業余進修,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文化水平﹔保証勞動者有一定的時間料理家庭和個人的事務,豐富自己的家庭生活。
但休息權存在的這種失衡現象,已使得設立黃金周的意義大打折扣。羅教講教授認為,黃金周期間勞動者休息權的失衡現象的背后,是黃金周在制度設計上更強調拉動內需,而不是完全從保証勞動者的休息權來出發的。拉動內需,就意味著一部分人要增加對另一部分人的服務和勞動量。
從解決這一矛盾出發,專家提出多種黃金周的替代方案。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蔡繼明建議取消現行“五一”和“十一”兩個黃金周,將其法定假日由原來的3天減為1天,分配給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四個中國傳統節日。今后除除夕外的5個1天假期,可就近結合周末雙休日,湊成“長周末”,3天連放。這樣人們一年中選擇出游的時機就是5個而不是2個了。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文建東則建議以彈性休假取代現有的剛性休假制度。他說,“黃金周”把人們的消費集中在一個有限的時間裡,需要一定的基礎來應對這種大規模的人員流量,我國現在的服務跟不上,從而大大降低了黃金周的生活質量、旅游質量和休閑質量。而取消黃金周,代之以帶薪休假是解決之道。
有關機構2006年一份關於“黃金周去留”的民意調查顯示,超過80%的調查者表示認同“黃金周應該改為可自由支配的假期”。和訊網副總經理馬小平指出:“黃金周目前的集中式休假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中產階級的需要,人們更希望在休假時間和方式上更加人性化和多元化。”為此,馬小平提出用全新的休假方式 ──“白金假期”。
“白金假期”的設想是將“五一”和“十一”法定假日中,除節日當天的兩天假期提出來,這兩天假期再和其他時間的周末相結合,就可以形成一個4天的“白金假期”,作為“帶薪休假”和年假制度之外的又一種休假形式。
武漢市政協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的提案中,有一個“關於取消黃金周”的方案。其設計方案是每周6個工作日,在每個月底休息4天到5天,形成一個小黃金周﹔“五一”、“十一”放假三天,但規定隻休“五一”、“十一”當天一天,其余的兩天可由勞動者自行安排休假﹔除現在的黃金周外,政府可出台相關政策給每個勞動者一周法定的休假。
相關專家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認為,彈性、機動的休假時間有利於企業統籌安排時間,避免一刀切造成的不切合實際的情況。當然這需要更嚴格的監管制度配合,避免彈性休假制度讓一線勞動者更邊緣化。
專家認為,解決勞動者休息權失衡現象,可以有多種方式,但從黃金周存在的問題分析,建立一種新的、更自由、更有效、能為現代社會帶來精神和物質雙重享受的休假方式已經迫在眉睫。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