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香港醫療融資問題要早日解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8 09:59:16  


  中評社香港5月8日電/醫院管理局二○○七年研討大會昨、今兩日舉行,有來自本港、內地及海外的醫療工作者三千多人參加,研討內容包括醫療體制、服務模式、專業技能及共融資源等。

  《大公報》今天發表社評說,毫無疑問,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可以活得更長久,過去一些不治之症已經變為可治之症,但同時“活”的成本也越來越高,今天,龐大的醫療開支已經成為各國政府都要面對的頭痛問題。在本港,○七至○八年度的公營醫療開支為三百零五億元,佔政府整體開支的百分之十五。而隨著人口老化,到二○二三年,市民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年齡在六十五歲或以上,屆時的公共醫療開支將會達到七百八十五億,是現時的二點五倍。

  因此,本港未來醫療服務的發展,設備、技術和人才培訓等問題固然重要,但更核心的問題是融資。目前由政府負擔全港醫療開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局面必須改變,否則,公營醫療也終有“藥石無靈”甚至“壽終正寢”的一天。

  社評說,昨日,在研討大會上,醫管局主席胡定旭及行政總裁蘇利民均談到了有關問題,他們透露的一些訊息值得關注,包括未來醫管局將只會提供“核心服務”,包括新科技治療,而“核心服務”以外的選擇病人須自費,以及未來每一個市民都會擁有一個個人“電子健康紀錄”,加強家庭醫生的角色,以及全面推行基層健康護理、“次急症服務”以及公私營合作計劃等。

  事實是,未來一兩年內,本港醫療服務將會出現一次重大改革,昨日的研討會只是“先聲”,一項新的醫療融資方案很快便會公布進行公眾諮詢,經“三司十二局”改組後的食物及衛生局剔除社會福利,亦是為了要更集中、有效進行醫療體制改革的工作。醫療改革已如箭在弦,市民大眾現在就必須做好接受改革的準備,而改革將會體現在服務和融資兩方面。

  社評指出,服務方面,未來公營醫院將會集中在高、低兩個“極端”,“高”是指需要應用高科技的重大醫療病例以及各種“奇難雜症”,“低”則是指急症室以及為低收入人士和長者提供“安全網”。

  融資方面,未來市民將需要如“強積金”般參與一項強制性的醫療供款,供款比率約為入息的百分之三,可供個人及親屬使用,不敷之數由政府補足。同時,政府將會購買部分私營醫療服務,市民也可攜供款選擇私營醫療服務。

  特首曾蔭權在其第三屆特首的參選宣言中強調,未來公營醫療為低收入家庭及弱勢社群提供“安全網”的功能不會改變,引入新的醫療融資計劃是為了解決公共醫療長遠的財政問題,以及為有經濟能力的市民提供更多、更優質的選擇,改善現時公私營醫療失衡的狀況。

  社評認為,其實,本港醫療服務及設施在亞洲地區以至世界亦堪稱一流,政府亦曾提出要建成區內卓越專科醫療中心的目標。未來在服務、融資及架構上如果能進一步理順關係、善用資源,將會有利這一目標的實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