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共性寓於個性,那麼,我國海權個性特徵何在?
張文木:第一,國家統一進程與國家海權的實現進程相一致。目前的中國是一個尚未完全實現統一的國家,而這些尚未統一的地區又多集中在東部中國海區。這些地區既是中國領土,又是在實現中國海權中具有戰略意義的海上支點。能否實現我國的統一,是關係到能否實現我國海權的關鍵步驟。實現國家統一進程與實現國家海權進程的統一,既是我國海權的特點,也是我國海權的優點,它決定我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的海權實踐的正當性和正義性。
第二,特殊的地緣政治條件決定了我國海權屬有限海權的特點。我國是一個陸海相容型的國家,在地理上一面環海、三面臨陸。由於三面陸上的安全壓力使我國在長期的歷史中發展出了強大的陸軍而非海軍力量。同樣,這種地緣政治的特點和上述我國海權的特點,又決定了我國海權在實踐中不需要追求世界性的海上權力。我國海權是有限海權,它不超出主權和國際海洋法確定的我國海洋權利範圍,海軍力量發展不超出自衛範圍。
第三,我國海上軍事力量發展是遠期戰略的有限性與近期策略上的無限性的統一。中國人對海洋戰略利益的認識是從鴉片戰爭、甲午海戰失敗後開始的,而從經濟全球化視角認識海權卻是在中國經濟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進程中開始的。在古代世界,由於不具備遠航動力技術,因此東部大海反倒成了保護我國東疆安全的自然屏障。
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及抗日戰爭初期的海上失敗,也只是使國人從“邊防”的角度認識海權的意義。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到21世紀初的20多年間,我國經濟已深深地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並對國際市場和資源產生了日益深厚的依存關係。鑒於此,我國需要發展出在全球範圍得以保護其海外利益的海軍力量,並隨我國海外利益的擴大而擴展。這種擴展進程是無限的,但其性質卻不超出自衛的限度。
從小立體戰爭到大立體戰爭
主持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海軍更多地只是陸軍的配合軍種,陸軍是這一時期的國家戰略力量的核心兵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海戰已成了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之一。國家戰略力量更多地通過海軍表現。在當代,此種狀況有何變化?
張文木:海軍是國家海洋戰略力量的核心部分,是海權必須依託的兵種,這正如海上權利必須以海上力量為依託一樣,但它卻不是國家海上戰略力量的全部。戰略力量,不管是在陸地還是海上,是對敵方具有總體打擊能力的軍事力量,因此,我國海上戰略力量不應當是海軍單一兵種的事,它應當是隨世界軍事技術變革而發展的國家防務力量的總體表現。航母是二戰中出現的最具海上作戰力的戰艦,之所以如此,並不在於它的大小,而在於它首次明確地打破兵種界限,將戰船變革為集陸海空戰鬥力聯合為一體的立體作戰平臺。這時表現於航空母艦的戰鬥力,已不再只是海軍艦艇的單一戰鬥力,而是一種集陸、海、空、電子通訊等軍種為一體,並通過航母這一巨型作戰平臺在海上機動發揮的新型戰略力量。航空母艦及其航母作戰體系所表現出的戰爭力量已不再僅是海軍的,而是國家的戰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