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基本法令港人享前所未有民主權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6 10:35:38  


曾蔭權表示,基本法實施十年來,香港努力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在對外交往、保障人權和金融發展等各個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為國際社會普遍認同。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6月6日電/紀念香港《基本法》實施十周年座談會正在北京舉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首先發言時表示,基本法令港人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權利。而基本法實施十年來,香港努力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在對外交往、保障人權和金融發展等各個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為國際社會普遍認同。

  曾蔭權表示,《基本法》實施十年,是中央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十年,也是香港實踐高度自治的十年。回歸後,在《基本法》的保障下,香港保留了我們的國際特色、法治和各種自由。在《基本法》的授權下,香港可以自行處理對外事務。中央也一直積極支援香港開展對外交往,這對香港鞏固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地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 

  第一,我們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加了超過190個不以國家為單位的國際組織,包括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及世界貿易組織等。我們也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成員,或中央人民政府和有關組織所允許的身份,參加了超過20個以國家為單位的組織,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及國際勞工組織。第二,回歸以來,我們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單獨地與世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組織,簽署了超過160份雙邊協議,包括資訊科技合作、海關合作、避免雙重徵稅、衛生防疫等等。我們也在中央的授權及協助下,簽訂了超過90份在司法互助、民航運輸、互免簽證等方面的雙邊協定。第三,在2005年香港成功主辦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去年在香港舉辦的國際電訊展,是首次在日內瓦以外的地方舉行,兩次活動都證明香港具備舉辦國際大型會議的能力。更令人鼓舞的,是香港特區前衛生署署長陳馮富珍女士在國家的大力支援下,當選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這是香港,亦是國家的榮耀。 

  回歸後香港與世界保持緊密聯繫

  曾蔭權指出,《基本法》賦予香港特區政府簽發香港特區護照的權力,現時已有134個國家和地區同意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或享有落地簽證的安排,當中包括歐盟、日本等。此外,現時共有11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在特區設有領館和官方機構,促進它們與特區的經貿聯繫。可以看到,回歸以來,香港既加強了與內地的關係,又強化了國際都會的特色。     

  《基本法》亦充分保障香港人的權利和自由。在維護法治的前提下,市民可繼續在開放的社會中各抒己見。香港人不時就各種議題,包括如勞工福利、文物古跡保育、政制發展、教育改革等,以和平方式舉行集會和遊行。特區政府高度重視社情民意和在《基本法》下得到保障的自由和權利,也是香港賴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經濟方面,1997/98年間的亞洲金融風暴,在整個地區帶來了很大震蕩。幸好有土地基金的設立,讓香港在回歸後有足夠的財政儲備去抵禦這次衝擊。香港特區政府亦根據《基本法》制定適當的貨幣金融政策,適時推動經濟轉型。內地和特區的合作越趨緊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個人遊”、開放人民幣業務、通關便利和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都是其中幾項重要的舉措,有助帶動香港經濟復蘇和轉型,使香港自逆境中逐步恢復過來,取得新的發展。 

  因應這些發展,香港的服務業由1990年佔本地生產總值的75%,擴大至現時超過90%。其中,批發、零售、進出口貿易、飲食及酒店業所佔比重最大,約27%;高增值的金融、保險、地產及商業服務和專業服務等的比重則超過21%。香港目前的就業人口中,有85%受雇于服務行業。香港最新的失業率為43%,是近9年的最低水準。     

  他說,在《基本法》建立的體制下,香港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等地位進一步加強。去年國家通過了“十一五”規劃綱要,充分考慮香港的功能定位和發展需要,並配合國家的長遠發展。當中特別提及國家支援香港發展金融、物流、旅遊、資訊等服務業,保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中心的地位。 

  香港特區政府于去年9月舉行了《“十一五”與香港發展》經濟高峰會,並成立了4個專題小組,研究商業及貿易;金融服務;航運、物流及基礎建設;和專業服務、資訊、科技及旅遊等議題。4個專題小組已於今年1月15日向我提交了報告及行動綱領。就香港如何提升多項優勢和配合國家發展提出50項策略建議及207項建議具體行動。 

  他表示,回歸以來,隨著國家經濟實力增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有長足發展。有更多內地龍頭企業,如中國工商銀行、中國人壽保險等到香港上市。截至今年4月底,香港股市總市值超過14萬億港元,全球排名第8,亞洲排名第2。香港去年全年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超過3千億港元,超越了紐約,全球排名第2,僅次於倫敦。在港交所掛牌的上市公司,由1997年的600多間增加至2006年的1000多間。其中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佔3成多,總市值高達6萬7千億港元,佔香港股市總市值總額約5成,充分顯示香港股票市場為內地企業集資的能力。 

  不少內地企業也借助香港多年來建立的國際經驗,作為它們“走出去”的橋頭堡。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及地區辦事處的海外、內地及台灣公司有超過3800間,當中約270間是來自內地企業。數字顯示,無論是跨國企業或內地企業,不少都以香港作為掌管地區業務的理想地點,亦印證了香港的優勢,包括簡單稅制、低稅率、資訊自由流通、廉潔的政府等。

  落實普選,必須創造有利條件

  曾蔭權說,回歸以來,行政機關整體得到立法會支持,不過亦面臨挑戰,既要促進民主發展,亦要化解社會上的政治對立,逐步促成政治主流。香港政制要向前發展,並同時貫徹一國兩制及落實行政主導,就必須在基本法的框架下,結合行政和立法機關的力量,令他們成為政治主流。在落實最終普選目標的過程中,必須創造有利條件,令政治主流可持續發展,需要莫大智慧、勇氣及包容。

  他表示,特區政府會全力推動社會就政制發展凝聚共識,改變令市民陷於兩極化對立抗爭的政治生態,這是一項艱巨任務,需要政府及政黨在思維上作出轉變,未來5年,特區政府在經濟方面,會以國家“十一五規劃”的經驗作基礎,幫助香港作為國家“十二五規劃”作準備,深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及航運中心的地位。

  他又說,政制方面,第三屆政府正式成立後,會發表政制發展綠表書,並作公眾諮詢,會共同就普選問題,根據基本法為香港尋找一套方案。        


    相關專題: 香港回歸10周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