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新特區”何以能讓城市起死回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4 10:31:50  


  中評社香港6月14日電/廣州、深圳、武漢、鄭州、瀋陽、長株潭(長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以及海南等十多個省市參與逐鹿的全國首個統籌城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近日塵埃落定。重慶、成都最終成為繼上海浦東、天津海濱之後中國第三批“新特區”。這亦是中央給即將到來的重慶直轄市成立十周年慶典的一份大禮。 

  澳門日報今日發表社論表示,試點是近二十多年來中國改革發展的特色、是中國經濟社會飛躍發展的一大經驗。中央選擇某些具代表性的地方進行某些政策試點,待推行一段時間後,總其經驗得失,再向全國推而廣之,這樣做可有效避免因政策失誤帶來的全局性影響。今次中央選擇成渝作為全國首個統籌城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用心良苦。

  當前,全國正全面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和諧社會的難點和重點在農村。有關專家指出,近年來中國城鄕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呈現逐步拉大的趨勢,反映社會公平的基尼系數也已經達到警戒線。城鄕居民在敎育、醫療等方面享有的公共服務差距更為突出。城市發展得再好,如果農村跟不上來,那麼和諧社會還是無從談起。

  要破解城鄕二元結構矛盾難題,須統籌城鄕發展。重慶和成都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帶大農村”,地區發展差異很大,城鄕二元結構矛盾突出。重慶市三千一百多萬人口中,農村居民佔八成以上,城鄕居民收入比為四比一。成都市一千一百多萬人口中有農村人口六百多萬,城鄕差距也較大。重慶和成都統籌城鄕協調發展的改革探索若取得成功,其意義堪比當年中央設立深圳經濟特區。 

  社論說,近年來,中央一直非常重視西部大開發,但收效並不明顯。今次將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定在重慶和成都,顯然是想通過成渝經濟圈帶動中西部地區的發展,盡快打造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的重要增長極。

  當獲知成渝成為“新特區”後,兩市大多官民歡呼雀躍,他們看到了自己城市未來的美好憧憬。內地股市成渝板塊相關個股近日群起響應,絕大多數成渝企業個股都明顯上揚。

  “新特區”頭銜眞如同一服良藥能讓城市起死回生?首先須了解成渝試驗區“特”在何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楊偉民指出,全國統籌城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以往中國設立的經濟特區有相當大的區別。設立試驗區,並不是就意味着“給錢、給政策”,而是鼓勵試驗區在一些重點領域大膽創新,探索實踐,為區域乃至全國積累好的發展經驗。在試點具體實施方案的制定上,也是由國家、省、市共同商討制定。

  二○○五年六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批準浦東新區進行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中央對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採取的是“三不”政策:一分錢不給;一個項目都沒有;一條財稅優惠政策都沒有。但中央給予浦東的“最大特權”就是在制度創新方面先行先試的優先權。 

  社論指出,正是中央通過“試點”的名義向地方讓渡了中央的部分職權,使地方能在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探索中擁有更大的自主權,才成就了深圳、上海、天津今天的輝煌。 

  長期以來,在中央政府高度集權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下,地方的個性化和自主創造力受到約束,有人驚呼內地的城市幾乎都是同一模式。這樣的城市難以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下與國外城市競爭。中央審時度勢,加大對地方自主權放開的探索,充分表明中央與時俱進的改革決心與理念。相信,未來將有更多“新特區”湧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