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邱義仁操盤割喉 馬英九部署縣市連線反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05 14:13:33  


馬英九最近對泛藍縣市長下達選戰“動員令”,以縣市為“軍區”,全面總動員。
  中評社香港7月5日電/馬英九最近一直綿密和泛藍縣市長秘密會面,就算綠營執政的縣市,泛藍的議長或重要地方鄉紳,也都私下密集會面,賦予他們選戰“動員令”;以縣市為“軍區”,全面總動員,為二○○八布下天羅地網,反制邱義仁最擅長的“割喉戰”。

  台灣最新一期《新新聞》報道,“那個人真的是馬英九嗎?”六月二十九日中午,在桃園縣政府的大廳中,許多桃園鄉親忙揉著眼睛,他們看到了一個酷似馬英九的身影,“哪有可能啦?”沒有大批隨扈、沒有媒體跟拍,就這樣一個人匆匆地穿過桃園縣府大廳,桃園鄉親不敢相信,馬英九竟會突然出現在他們的身邊。 

  沒錯,這個身影正是馬英九,在前一天晚上十一點多,馬英九突然打電話給桃園縣長朱立倫,說他中午會繞道到桃園,順道看看朱立倫,一起吃碗牛肉麵。就這樣的輕車簡從,一輛車加上司機和貼身保鑣,馬英九在桃園匆匆出現。吃完午飯,馬英九又匆匆上車,趕到桃園高鐵青埔站,又悄悄到了台中地區,和台中縣市長噓寒問暖了一番,接著又趕往了嘉義地區... 

  侍從主義 舊國民黨的統治奇蹟 

  事實上,這段日子以來,馬英九一直綿密地在和泛藍縣市長秘密會面,就算是民進黨執政的縣市內,泛藍的縣議長或重要地方鄉紳,馬英九都以不驚動地方政治人物的方式,密集私下會面、交換意見,也賦予了這些泛藍地方諸侯選戰“動員令”:以縣市為“軍區”,全面總動員,為二○○八“總統”大選布下組織戰的天羅地網,反制“行政院副院長”邱義仁最擅長的“割喉戰”。 

  曾經,地方派系與組織動員,是國民黨最強力的選舉機器,但經過政黨輪替,加上國民黨與親民黨的分裂,國民黨的組織戰漸漸不再犀利,屢屢呈現師老兵疲之態,甚至已成了馬英九部署選戰的致命傷。 

  因為國民黨掌控地方組織的“利基”,從來就不是建構在理念或正常的民主政治運作當中,完全是靠“利益”的分配與操控在維持,當國民黨失去了行政優勢,黨產又成了過街鼠,國民黨曾經自傲的“組織戰”,已是鏡花水月,“組織戰”反而正成為民進黨的“超級武器”了。 

  國民黨這個因內戰失利的政權,當流亡到台灣這個海島後,在有強大的大陸壓境下;對內又缺乏草根基礎的土地上,竟能維持數十年政權於不墜。島內外政治學研究認為:國民黨在台灣政治統治的這項“奇蹟”主要是因蔣介石以一種“革命民主”的方式,在台灣造就了政治學上所謂的“威權主義”(authoritarianism)所致。 

  蔣介石就是以一種所謂的“恩庇--侍從主義”維持他的威權統治。國民黨主要是透過政治、經濟利益,交換地方派系之忠誠與支持;而地方派系也因為取得特殊的地方政、經利益(如農會、地方建設、地方人事等等),而得以生存、茁壯。如此形成了台灣過去在國民黨威權統治幾十年以來的地方政治,實際上等同於是地方派系政治與統治的特殊現象。 

  更值得特別觀察的重點是,台灣啟動民主化進程後,國民黨內在李登輝和國民黨舊勢力之“主流與非主流”鬥爭期間,李登輝和當時的國民黨秘書長宋楚瑜,避開過往國民黨長期掌控的“縣市級派系”(因這些縣市級派系大老,多數與“非主流”有長期休戚與共之利害關係),採用了直接與鄉鎮市級地方派系結盟的策略。 

  等到宋楚瑜當了台灣省“末代省主席”,又成為國民黨省長候選人身分下,宋楚瑜更以省主席身分跑遍全台三百零九個鄉鎮市,召見鄉鎮市級的派系人物,以承諾地方建設基金、小型工程補助款的方式,創造了以行政體系創造“經濟租金”給基層的派系人物的新結盟。 

  慘遭割喉 藍營鄉鎮陣地迅速流失 

  這樣以“經濟租金”換取派系忠誠的方式,在民進黨執政後,民進黨的選戰操盤手邱義仁,發明了更新的名詞:“割喉割到斷”!龐大的行政資源更是直接灑向鄉、鎮級派系,或者是用公共建設的補助款或政策,“羈縻”泛藍的縣市首長。

  二○○四年“總統”大選,邱義仁這位“割喉大師”就把國民黨那套掌握地方派系的戰法發揮到淋漓盡致。當時,台中市長胡志強為了“古根漢博物館”一案,就被陳水扁和“行政院”吃盡了豆腐。當時“行政院長”游錫堃的“新十大建設”,也讓許多泛藍縣市長為了爭取公共建設,形勢比人強之下,對於“連宋配”的輔選,“善盡義務”居多,而不是“全力以赴”。 

  當然,邱義仁更不會放過那些鄉鎮長們,陳水扁到哪,邱義仁和馬永成也“長相左右”。當陳水扁在台上造勢吶喊時,角落中,總可以看到邱義仁與馬永成正和鄉鎮長(或鄉鎮級派系領袖)竊竊私語。就這樣,國民黨的鄉鎮陣地流失得更快,二○○四年大選開票,藍、綠分界線,已從濁水溪北移到大安溪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