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2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發表題為“中國須重建食品藥品安全信譽”的社論,指出中國農業部、衛生部、食品藥品監管局等五個部門前日聯合召開記者會,鄭重的表達了官方對加强食品藥品安全的重視。而另一方面,原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鄭筱萸也在同一天因受賄而被處决。
社論表示,後者雖然是一起受賄事件,但基本上却牽涉到食品藥品管理當局的人員素質、機制和信譽。兩者同時發生,顯見中國政府有意通過嚴懲貪污瀆職的食品藥品監管官員,表明對提升食品藥品安全的决心。
鄭筱萸是因爲利用職權,爲八家制藥企業在藥品、醫療器材的審批上謀取利益而被判死刑。但他却不是唯一因受賄而被判刑的食品藥品監管官員。上周,他的下屬、食品藥品監管局藥品注册司原司長曹文莊也被法院判處死刑。身負食品藥品監管重任的官員接而連三落馬,令人懷疑這個機制是否漏洞百出,也令人對中國的食品藥品安全信心大减。
社論指出,中國官方這回高格調對外確保食品藥品安全,顯然是唯恐近來連續發生的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動搖了國際市場對中國産品的信心。然而,撇開出口的因素,食品藥品安全畢竟關係到13億人的健康,監管當局責無旁貸。
其實,中國的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存在已久。中國全國各地源源不斷的黑心食品、有毒食品、致癌食品,以及充斥市場的假冒、僞劣、違規藥品,每年都奪走不少人命,也讓不少消費者無辜受害。這類事件,媒體已有許多報道,但令人遺憾的是,有關有害食品和藥品的新聞依然層出不窮。這不能不讓人懷疑中國官方在監管食品藥品方面的執行力度和行政效率。
社論稱,自去年以來,多寶魚、“紅心”鶏蛋、“瘦肉精”等有害食品事件不斷發生,導致中國農産品和食品的出口屢屢受阻,已經損害到中國的出口信譽和國家形象,也使中國食品藥品出口面對更多國際壓力,如果中國政府仍不予以重視,恐怕還可能面對國際的抵制,使得中國在提升出口信譽所作的努力功虧一簣。
今年3月,美國發生4000多起猫狗食品中毒死亡事件,追溯源頭,發現罪魁禍首是兩家出口飼料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之後,中國食品藥品的安全問題才再度引起國際的關注。
但就中國國內市場而言,食品藥品的安全也絲毫不能掉以輕心。許多喪盡天良的商家所推出的有害食品和藥品,已經成爲中國消費者的隱形殺手,未來也必然使中國在健康衛生方面付出沉重的代價。
雖然中國官方指出,食品藥品監管困難是中國特殊的國情,因爲中國國內有44萬8000家食品生産和加工企業,其中絕大多數爲小型企業,使得監管難度大增。然而,小型商家衆多幷不能作爲監管困難和有害食品藥品泛濫的藉口。
如果說中國過去是因爲監管機制出現漏洞而導致有害食品和藥品在市場上大行其道,現在或許便是官方在食品藥品安全方面進行嚴格監管、重建信譽的時候,畢竟亡羊補牢,爲時未晚。國際上除了樂見中國政府加强食品藥品監管和執行力度,也肯定希望看到監管當局在人員素質、品德等方面大爲提升。
社論最後表示,中國官方在前日的記者會上向人們確保,中國食品質量安全水平“可以達到99%以上”。這是中國官方對食品藥品安全的保證,我們希望它真正的履行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