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10月27日,美國客商在廣交會流花展館的裝飾品展區選購裝飾畫。(資料圖片) |
中評社香港7月12日電/新華網今天刊登專稿指出,某些中國產品存在衛生隱患或品質問題,這不是大新聞,國內媒體也時常有所報道。但美國媒體近來連篇累牘的報道,似乎是別有用心。用一些分析人士的話說,在中美貿易摩擦有加劇趨勢的背景下,一些美國人正以中國產品存在品質問題為突破口,將品質問題無限誇大,進而達到妖魔化“中國製造”的企圖。文章轉載如下:
媒體報道“排山倒海”
目前,美國媒體報道的中國“肇事”產品可謂琳瑯滿目:有毒寵物食品、有毒牙膏、不安全玩具、不合格輪胎……現在則又集中在水產品上。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日前稱,將暫停從中國進口鯰魚、巴沙魚、蝦、鯪魚和鰻魚5種水產品,直到證明這些產品符合美國的安全標準為止。
根據FDA的數據,今年以來,每月都有約200批中國的貨物被美國拒收,是所有美國主要食品貿易來源國家中最多的。相比較而言,泰國遭拒的約為18批,義大利為35批。
《華盛頓郵報》則報道,美國農業官員在過去的一年中,還查獲了數百萬磅來自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違禁禽類產品,其中一些產品還採取矇混過關的手段,比如,包裝箱上寫著“幹百合花”和“梅幹片”等等。
產品品質關乎消費者的健康,甚至人身安全。按照美國媒體的報道,一些黑心“中國製造”產品,確實在美國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比如,來自中國的寵物食品——麥麩裏面被非法添加了化學品三聚氰胺,導致許多美國寵物腎衰竭死亡。而中國有品質缺陷的輪胎,也導致了一起致命的交通事故。這些事件一經媒體報道,立即在美國掀起軒然大波。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美國媒體不斷發表極有情緒化的言論。比如,美國《亞特蘭大憲法報》一篇社論就說,沒有一個國家能確保食品等產品的完全安全,“但有證據表明,與其他貿易夥伴國相比,中國的生產廠商更加疏忽大意、冷漠和缺乏職業道德”。
由於一些肇事產品都是食品等人們日常必需品,接連不斷的負面消息自然也會讓美國人感到不安:我買到的中國產品是否合格。
作為美國人這種擔心心態的最極端例子:在猶他州,一健康食品公司日前更打出“無中國產”的招牌,稱該公司生產的所有營養產品,都沒有來自中國的原料。該公司老闆戴維斯說,此舉是針對近來頻頻被報道的中國產品含有毒物質新聞的反應,公司並希望以此大做廣告進行推銷。
“中國製造”價廉物美,深受美國消費者喜歡。但目前一系列針對“中國製造”的不負責任的負面報道和制裁,事實上已對相關中國廠商造成了嚴重打擊,也在某種程度上損害了“中國製造”的聲譽。研究中國的公關專家梅裏爾·魏因格羅德甚至說,這一系列事件,正導致中國面臨一場“公共關係噩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