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7日電/中國國務院最近在山東濟南召開全國市縣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會議。這個在中共十七大之前召開的會議,向人們傳遞出一個信號:中國正在積極推進地方政府依法行政。
據新華網報道,“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下”,在中國這個官本位意識比較強的國家,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浙江杭州市發現,85%以上的行政案件被告是政府部門。
“政府沒有管好權力,既有法外用權、越權行事的問題,更有不作為、瀆職的問題,在履行經濟職能方面錯位、越位、管得過多,而在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方面又缺位、不到位、該管的沒有管,”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汪永清說,“依法行政是我們的歷史性選擇。”
前一段時間發生的太湖污染和山西“黑磚窯”事件成為此次會議用以警醒地方政府行政不到位的典型案例。政府部門把執法變成了“執罰”,也是大家熱烈討論的話題。
濟南市一位計程車車主于偉和對記者抱怨說:“交警執法,那‘法’就是‘罰’。沒有事前提醒,沒有說服教育,上去就罰。更有甚者,專門蹲守在容易違章的路口開罰單。”
北京市政府法制辦主任周繼東說:“政府部門首先應為守法的企業和個人服務,而不是把處罰作為中心工作。”
規範行政處罰行為將成為推動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一個重點。國務院法制辦主任曹康泰在會上透露,今後,在起草地方性法規草案、制定政府規章設定罰款、收費時,首先要研究其必要性和有效性,確需設定罰款、收費的,要盡可能明確執法梯度和標準,避免賦予行政執法機關在罰款和收費方面過大的行政裁量權。
中國將積極探索採用制止違法行為發生的新機制、新措施,如對違法行為記錄、扣分和公開曝光制度等等,改變以罰為主的做法,從源頭上規範行政執法行為。
此外,規範行政處罰裁量權、讓權力在陽光下操作等探索也在各地陸續展開。
山東淄博市政府52個部門,共梳理法律84部、法規225部、規章429部,把帶有裁量幅度的2231條行政處罰條款,細化了7295條,行政執法人員手中的自由裁量權得到約束、規範,行政執法“合法不合理”現象得以根本扭轉。
浙江杭州市推行了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制度,規定本年度第一起行政案件,各部門行政首長必須出庭應訴,對社會影響重大、案情複雜以及對本部門執法活動產生重要影響的案件,行政首長應當出庭應訴。據不完全統計,杭州市各部門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已有16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