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報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惠魯生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食品安全形勢有所好轉,但仍然嚴峻。
惠魯生說,黨中央、國務院一直把食品安全工作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各地各部門根據國務院部署,連續五年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對突發事故和事件及時處置,不斷加強食品安全法制、機制和制度建設,積極探索長效機制,使專項整治與日常監管有機結合起來,中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好轉。
惠魯生認為,綜合分析各種因素,中國正處於食品安全風險高發期和矛盾凸顯期。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食品安全需求和相對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還比較突出,發達國家在現代化、城市化、工業化長期進程中分階段出現的安全風險在中國現階段比較集中地出現和暴露。
惠魯生說,本屆政府成立以來,國務院每年召開一至兩次全國性會議,部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並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專題研究食品安全問題。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的決策和部署,持續深入開展確保食品安全的各項工作。
“全國統一領導,地方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社會廣泛參與”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已基本確立。“在這個格局下,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力度不斷加大,食品安全狀況得到改善。”惠魯生說。
統計顯示,2007年一季度,37個城市蔬菜農藥殘留監測合格率為92.8%;36個城市豬肉樣品中磺胺類藥物殘留監測的合格率為98.8%。
惠魯生認為,近年來最大的收獲是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普遍提高,“吃什麼安全”成為熱點話題,並把食品安全狀況的好壞作為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職能的體現。
企業的食品安全意識也明顯增強,“企業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觀念逐漸形成。
“國務院制定的《國家食品藥品安全‘十一五’規劃》,是指導‘十一五’期間全國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惠魯生說,根據規劃,“十一五”期間,中國將強化措施,多管齊下,構築食品安全防線。
措施包括加強食品安全監測,提升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水平;加強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和重大事故應急體系建設;建立食品安全評估評價體系,完善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繼續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完善食品安全相關認証,加強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等。
“還要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惠魯生說,這將提高全社會食品安全意識,增強消費者的自我保護和參與監督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