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19日電/台灣親綠自由時報今天的一篇特稿文章指出,“長昌配”終於會師,但結構堅強的“無敵鐵金剛”才剛成形,主控選戰的“指揮艇”如何順利組合,才是接下來的挑戰。
文章說,從2000到2004年,陳水扁代表民進黨競逐“總統”,當時陳水扁的黨內地位定於一尊,副手人選著眼“平衡”,“加分”並非主要考量。
時移勢易,進入後扁時代,黨內形成“四大天王”火辣競逐的態勢,即使經過“總統”初選,以“加分”考量洗鍊出勝選的“最佳拍檔”;但初選的裂痕、其他兩天王的未來,乃至泛綠內部與台聯的整合,都將是“總統”大選避免“禍起蕭牆”的嚴酷考驗。
昨日謝蘇的機場團結大會,從等候接機雙方人馬仍各成小圈圈互動、謝蘇兩人相敬如賓、主持人敞開心胸卻語塞遲滯的過程,看得出雙方的整合才進入開端,還有一段磨合期要走。
文章指出,從“老大說了算”的時代,進入“交心合作才能贏”的紀元,謝蘇兩人恩怨,終要為大局暫拋腦後,雙方核心幕僚為了主子著想,也不難內化消弭情緒,“立委”單一選區的生死廝殺,就算做不到“一笑泯恩仇”,最後也可望回歸勝選考量,共圖“立委”、“總統”選舉的最大勝算。
能不能盡釋前嫌,已非選戰主軸要頭痛的問題;現下要開始傷腦筋的,應是兩股行事風格迥異、做事方法大不同的人馬,如何截長補短、並駕齊驅,才不會變成互相抵銷的雙頭馬車─這恐怕得從謝、蘇兩人公開加速、加強磨合做起,才能有風行草偃的效果。
搞定內部人馬,接下來泛綠內部的整合,更是一大挑戰!謝蘇的選舉團隊,與游錫堃領導的黨中央,在路線、步調都有明顯落差,謝蘇如何展現領導者的高度、黨中央如何扮好“選舉機器”的角色,雙方磨合備受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