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6日電/張愛玲於1995年9月病逝洛杉磯公寓,活了74歲。
知名媒體人陳文茜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撰文說,這位年輕時老把繁華穿在身上的女人,死前竟頭髮鬢白稀疏,零亂的衣著像搭錯顏色的唐人街老太太。她最後一張公開照片,攝於時報文學獎得獎時,文學獎狀子捲成一卷軸相,愛玲姑娘憔悴又遲暮的臉龐依傍著它;沒有了孤傲,也流失了華麗。
擅長戲中戲
她怎麼死的,報導紛亂,只知與她死去身體最近的遺物竟是一條沒什麼牌相的粗毯子;本名張煐,貴族自居,時髦半生,晚年竟這麼走了。
《色,戒》上映後,我們這些張迷終要重新翻閱她的原著小說與因此引發的論戰文字。她比李安擅長文學的技巧,原著把莎士比亞以來的“戲中戲”符號張馳至了極點;王佳芝因著貪戀舞台上眾人的目光與掌聲,竟而無意中演起了真實人生舞台的間諜戲。她以為這一切與先前舞台上的虛戲一樣,會有落幕的一天,張愛玲用苛刻卻也傳神的筆調寫盡女特務的虛榮與無助。一個出身上海的女人,既假傻又真傻。
在“羊毛出在羊身上”難得的張愛玲親筆論戰文字中,張愛玲談王佳芝“憑一時愛國心的衝動,和志同道合的同學,就幹起特工來了,等於是羊毛玩票。羊毛玩票入了迷,……連命都送掉了。所以《色,戒》裡職業性的地下工作者只有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主角的上級首腦雖是正面人物,也口蜜腹劍,犧牲個把老下屬不算什麼。”
張愛玲寫王佳芝演話劇,散場後興奮得鬆弛不下來,那是舞台的魅力。“捨不得他們走”因為王佳芝不願失去她的觀眾,只好天真地大遊車河。第一次企圖行刺不成後,王佳芝賠了夫人又折兵,為遠大的目標失去童貞,同學們態度卻相當惡劣,王佳芝疑心上了當。張愛玲寫她因此有點心理變了態,最後首飾店裡一動搖,終鑄成大錯。
這是張愛玲,她苛時令人恨地牙癢癢,穿透人性時又讓你不得不生得佩服。她知道人生不是短調,是一首起承轉合不斷變動的長調,愛國、虛榮、犧牲、童貞、鑽戒、愛慾、地位、權力……這些是人生並排的價值,此起彼落。王佳芝以為她投入了一場愛國戲,可是沒了童貞的女人就沒有退路,死後還遭人指指點點呢。
遲來的一切
重閱《色,戒》小說,尤其是張愛玲與“域外人”先生的筆戰文字,我很高興我們現在的社會有比較高也比較廣的歷史距離,看待汪精衛時代的曲折故事。1983年張愛玲發表此篇小說時,還得陷入“同情漢奸”是否政治正確的無趣辯論。
1995年9月我剛從美國回台四個月,出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三個月,張愛玲死當天,我正在民進黨內部與黨籍幹部爭辯“民進黨執政能不能、會不會宣布台獨?”打開晚報張愛玲的死訊躍然眼前,我丟了一句話“張愛玲都死了,你們吵這些無聊事做什麼?”
匆匆回首,時間竟已過了12年,張愛玲來不及看到《色,戒》開拍,也等不到中國文壇重新評價才情女子。她一生沒有愛,沒有父愛,沒有真正的母愛,也沒有足夠的男女之愛。47歲守寡,人生已離了兩次婚,74歲孤老且貧困地死。
她要活著,今年也八十六了。看著《色,戒》,看著這遲來的一切,真捨不得她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