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政府網站開設民意徵詢平台,形成公民與政府間的良性互動。 |
中評社北京10月13日電(評論員 張沐)提高執政水準和能力,是中共為適應新時代而加強自身素質建設的基本要求,也是胡錦濤將在十七大全面闡述科學發展觀及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內容。如何使公共服務更加符合公共利益的要求,這是一個成熟、高效、有公信力的現代政權的正確選擇。因此,在主政者的決策過程中,廣泛吸納民情民意,有序納入公眾的政治參與就顯得尤為必要。這種吸納和參與,不僅僅局限於權力中樞自上而下對政事的俯瞰以及對輿情民意的瞭解,更依賴於構建一種自下而上影響政務和溝通民眾的通途,形成公民與政府間的良性互動。從而大大降低決策的成本和風險,提升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度,有利於社會資本的凝聚與合理配置。
誠然,公眾參與行政決策的機制還相當不成熟,近些年雖呈現出官方回應民意或輿論,而做出一時一事的公眾參與活動,但遠遠沒有成為一種成熟、透明、有效的制度。這不僅需要政權自身建設在法治行政、責任行政、回應行政等方面的推進,更需要公民參政意識的養成。從長遠來看,這是一種社會政治文明,體現了政府與公民對公共事務的合作管理,有利於在國家與公民、社會之間構成一種新穎的和諧關係,更是國家民主建設的重要進步。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透露,讓公眾參與決策,依法決策和科學決策,也是當今中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突破口之一。
為此,國家發改委啟動有關決策民主化研究專案,提出爭取在三年內解決政府決策讓公眾有序參與的辦法。國家發改委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公眾廣泛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依法決策相結合的方式,是公共政策科學決策的最有效方式。”報告首次系列梳理了中國現有的政策研究機構和體系,公眾參與政策制定和決策的現狀,並提出如何借鑒澳大利亞的“公共諮詢”經驗,改革目前國家行政決策的措施。
發改委課題組專家、曾參與9月初討論該專案的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布魯金斯中心主任肖耿解釋道,“澳大利亞有一個特殊的政策諮詢機構——澳大利亞生產力委員會,它肩負著讓公眾參與公共決策的重任。”澳大利亞生產委員會主席蓋瑞·班克斯特強調,這個“委員會的特點是獨立性和透明性。”委員會只對國會負責,與其他政府機構不存在上下級關係。其透明性表現在,委員會的調查目的和背景、聽證會等信息會通過媒體等管道完全資訊公佈,各種討論會公開舉行。同時,各種利益群體也可以通過各種管道公佈自己的觀點。由於中國的人事制度、官員考核體系以及官員的行為模式與澳大利亞不同,怎樣結合中國的具體情況,推動決策公共諮詢有待進一步探討。但發改委的報告強調,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加強民主政治建設是最根本的途徑。肖耿表示,“讓公眾有序參與公共決策,既能促進決策科學化,又是對政府職能轉變和中國特色民主政治模式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