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10日電/8年前,國際油價每桶只是16美元,8年後的今日,油價直撲100美元大關。油價高企,各國的經濟及政治話事權亦來個大執位,最大得益者當然是一眾產油大國,相反依賴進口外國石油的國家卻處處受制,簡言之,石油已成為左右全球政局的重要籌碼,得石油者可得天下!
據香港《文匯報》引述《紐約時報》報道,一眾產油大國藉輸出原油而財源滾滾,而且相繼成立主權財富基金,利用石油收益作投資,對全球經濟可謂舉足輕重。與此同時,產油國國力與日俱增,以目前全球第2大產油國俄羅斯為例,政府10年前瀕臨破產,但憑著豐富的能源蘊藏量,令國家重新抬頭。總統普京利用石油收益資助國家計劃,包括改善醫療及教育制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另外又投放大量資源取得2014冬季奧運會的主辦權,藉此建立強國形象。
紐約12月期油價格昨上升39美仙,報95.85美元,倫敦12月布蘭特期油亦微升10美仙,報92.89美元。國際貨幣基金認為全球對石油需求增加,油價會持續高企和反覆向上,但由於聯儲局主席伯南克表示美國經濟明年會顯著放緩,減少對石油需求,有分析員預期油價下周會回落。
不少發展中國家亦靠石油收益推動經濟發展,拉丁美洲主要產油國委內瑞拉近年就將石油收益投放在國家改革,建立免費醫療及教育制度,向民眾提供食物補貼,政府大幅增加公共開支,令國家的經濟連續4年錄得增長。
至於像德國這些依賴進口石油的國家,近年亦藉著與俄羅斯及中東等產油大國加強貿易關係而獲益不少,由2001年至去年,德國對俄羅斯的出口額勁升1.28倍,相反對美國的出口額則只增長了15%。
至於兩個近年經濟起飛的國家中國及印度,就因原油負擔愈來愈重而叫苦連天。先說中國,一半原油需靠進口,而且其成品油價格受國家管制,早前國內的石化公司曾一度拒絕供應柴油,令全國出現油荒,直至政府月初將汽油價格調升1成,危機才得以逐漸紓緩。
相比之下,有分析指人口增長迅速的印度,前景更令人憂慮,印度目前的耗油量雖然只有中國的1/3,但其進口原油佔7成,加上沒有戰略石油儲備,只會愈來愈依賴外國的原油。此外,印度與中國一樣提供燃料補貼,特別是中下層用來煮食的火水,每年支出120億美元(約934億港元),假如油價繼續高企,印度政府有可能被迫減少補貼,最終受害的肯定是貧苦大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