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皆以學者身份參與論壇活動,自由發表學術成果及建議。資料圖 |
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談到“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時強調,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完善決策資訊和智力支援系統。
民間智庫現狀如何,將在未來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也就為公眾矚目。
高層決策重視民間智慧,民間智庫作用幾何
在一般人看來,公共決策似乎只是政府的內部事務。但這種認識,隨著時間的推移,被逐漸改變。
2007年下半年,中國股市滬指先後跨越5000點、 6000點關口。當我們在強調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時,不少人也許還會記得,中國股市是1988年從海外回來的幾位留學生和國內當時的幾家公司聯合推動起來的。現在,資本市場在國民經濟和老百姓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中民間智慧功不可沒。
同樣讓人記憶深刻的是,不但有總理“問計於民”,還有北京申奧、“十一五”規劃制訂等一系列大事件,融入了多方的智慧。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與更多以個人決策諮詢為主體形成的民間智慧相應,民間智庫更加令人矚目。“十一五”規劃制訂過程中首次借助包括民間智庫在內的社會力量。2003年10月,國家發改委面向世界公開招標“十一五”規劃的前期研究課題,這是我國政府首次以公開招標方式向社會諮詢、徵求經濟發展方案,成為政府決策科學化的進步之舉。
改革開放近30年來,中國的智庫由小變大、由少變多、由弱變強,政府職能和執政理念的轉變更為民間智庫提供了空間。2003年以來的“非典”、孫志剛案為代表的多個事件以及修憲等重大公共決策活動中,民間智庫開始嶄露頭角,成功扮演了政府與民間之間的對接角色。
民間智庫:從“猶抱琵琶半遮面”,到“小荷已露尖尖角”
專家分析,現在國內主要存在三種類型的智庫:政府基於政策需求專門設立的研究機構;挂靠在大學但是獨立運作的研究機構;民間自發成立的研究機構,一般表現為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形式,也有些以工商企業等形式存在。在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已經出現了一些民間的智庫,對公共政策的影響逐漸在擴大。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民間智庫在政府決策、公共生活中擔任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相對一些民間智庫的“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國經濟 50人論壇”更令人矚目。2007年7月28日在第三屆“中國經濟50人田橫島論壇”上,劉鶴、吳曉靈、易綱、許善達等多位成員就“未來十年中國需要研究的重大課題”,圍繞市場化、工業化、國際化、社會化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的研討。“公平收入分配應當成為今後宏觀經濟政策的核心”,期間學者提出的觀點,經媒體報道,旋即引起了廣泛關注。
一個非官方學術組織,何以聚集了致力於中國經濟問題研究的,如吳敬璉、劉鶴、樊綱、林毅夫、湯敏、張曙光等近50位官方或非官方的經濟學家、專家學者?
“中國經濟50人論壇”學術委員會成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鶴撰文回憶說:“1998年6月,當時的中國經濟正處於通貨緊縮狀態,我感到,需要在經濟學者之間對經濟形勢進行嚴肅討論和深入交流,希望有一個相對固定的討論平臺,在相同的研究層面上交流學術思想。我和樊綱在木樨地一家小快餐店討論了這個想法,我們之間有強烈的共鳴,決定發起50人論壇的組織工作。我們的想法得到了吳敬璉老師和易綱老師的認同,大家共同倡議,組織一個非正式論壇……”
據了解,50人論壇成員皆以學者身份參與論壇活動,自由發表學術成果及建議,共同參與中國經濟重大課題的交流與探討,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和意見,供決策層參考。論壇內部研討會通過經濟學家對當前社會經濟現象及規律的分析研究,共同探討問題存在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集體智慧和研究成果通過《中國經濟50人論壇月報》等有關渠道上報到相關政策制定和國家管理部門。儘管它的一些成員有政府職位,儘管在最初的成立階段,國家資訊中心和中國經濟資訊網起到了重要的組織方面的支援,但它本身不是一個(也沒有意圖成為一個)正式的機構,而只是一些經濟學者自發組織進行交流的平臺。
專家分析說,美國有政府建制的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法國有官方色彩的總理府“經濟40人”,德國有科學院的“智人團”等,多少有些“官方色彩”。而以“民間”身份亮相、類似于“同人會”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同樣扮演著民間智庫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