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5日電/中美第三次經濟戰略對話開始之前,雙方和過去一樣照例表現出了強硬的態度,照例嚴詞指責對方的保護主義政策和不公平貿易措施。但是,在對話期間,雙方卻變得很務實,有所堅持,有所退讓,各有所得。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日刊載社論指出,毫無疑問,在貨幣政策等焦點問題上,兩國之間的分歧依然突出,但在對話結束之後,雙方主要代表卻公開宣稱這次對話取得了成功。這種局面就是中美貿易關係的常態,而人們平常聽到的那些花裏胡哨的言論,其實都不是關鍵所在。
首先應該肯定,這次對話確實取得了不少成果。在前後三天時間裏,雙方簽署了多達14項協定,涉及出口食品和藥品的安全、旅遊、醫療器械、香煙和酒類產品、生物燃油、環境保護、農業以及預防愛之病等領域。而其中有兩項協議也許值得一提。
一是雙方將在戰略石油儲備方面進行合作。中美都是石油進口大國,當國際能源市場發生重大波動時,兩國將協調使用石油儲備,這顯然有利於確保能源安全;二是中國同意向美國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雖然這一進展遠遠填不飽美國人的胃口,但在中國謹慎對待金融市場開放的情況下,美國能夠取得一些進展就是不小的收穫。
社論認為,儘管如此,若要論中美經濟戰略對話是否取得了成功,不應該只看這些細節。
由於人民幣幣值問題一直是中美爭執的焦點,加上這一話題被美國政商輿論界長期炒作,因此,外界似乎已經把人民幣匯率問題,看作是中美經濟戰略對話的核心內容。實際上,中美兩國元首最初倡議舉行這種高層對話的目的,並非是要解決具體的貿易爭端,而是要從戰略的高度協調整體的經貿乃至政治交往,規劃雙邊關係的發展方向。
但是,從過去兩次對話的情況看,戰略對話機制似乎被具體的貿易問題所困擾,不僅導致雙方把過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具體事務上,而且,對話的氣氛還因為這些貿易爭執而受到影響,對話的戰略內容被淡化。
就從這次對話來看,兩國官員在會前的一系列表態,與通常舉行的貿易談判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美國代表團帶著具體的目標而來,氣勢洶洶,而中方也是嚴陣以待,擺出了強硬的應戰姿態。這種情況,似乎已經偏離了當初設想的對話模式。假若只著眼於解決具體的貿易爭執,這種大陣勢和高規格其實是不需要的。
社論說,經濟戰略對話是一個很好的機制,原因在於它有助於防止中美全局關係被具體分歧所拖累,確保兩國關係的方向不偏離正常的軌道。可是,由於兩國政府都被眼前問題和短期利益所牽制,因此,這個機制正面臨著被貿易爭端所綁架的危險。
至今為止,美國國會議員已經提交了幾十份提案,要求布什政府對中國產品實施制裁,以迫使中國將人民幣升值。而其他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更是堅信,對華貿易出現巨大逆差,原因就在於中國政府操縱幣值。
社論認為,在強大和持續的壓力之下,布什政府在經濟戰略對話中只能顧及眼前,“戰略”對話只好退居其次。可是,美國對中國的壓力越大,中方的態度就越是強硬,自我保護意識就越是強烈。這種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使雙邊高層戰略對話變得過於事務性,變成了應付貿易保護主義的論壇。當然,這並不是兩國高層所願意看到的,只能說是一種無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