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長廷接任黨魁後主導整個選戰步調,藍軍不得不跟著起舞。(中評社 鄒麗泳攝) |
中評社台北1月25日電(記者 鄒麗泳分析報導)民進黨“立委”慘敗後,謝長廷臨危授命接任黨主席,完全主控選務與黨務。“立委”選後二個星期以來,謝長廷接連主動拋出“制衡牌”訴求國民黨一黨獨大、入聯與返聯公投朝野協商、企業執行長(CEO)“組閣”等重大議題,先聲奪人的策略逼得藍軍只能隨之起舞。
謝長廷從民進黨敗選的低氣壓中,首先集結四分五裂的綠色力量,選後一個星期至今一再反覆論述的重點就是,國民黨在“國會”已超過四分之三席次,變成超級猛獸、無人可制衡。“恐龍化”的藍軍“國會”與“綿羊化”的綠軍監督力量嚴重失衡失序,這點刺激綠色支持群的憂憤情緒,也激發中間選民思考台灣民主政治的未來走向。
環觀,謝長廷重新掌控議題過程中,主要是拉高層次到“國家”利益至上,不是以個人當選與否或民進黨一黨利益為著眼點,這點部分選民聽得進去也認同。
謝訴諸的具體內容是政治與社會安定,邀請最大在野黨協商入聯、返聯公投;尊重“國會”多數黨國民黨對“閣揆”人選的意見,甚至CEO出任“行政院長”須獲國民黨認同或同意;不斷邀請馬英九辯論。謝長廷形塑理性與放低姿態,訴求對象就是有思辨能力、沈默的中間選民,希望拋棄政黨對立,消除兩極化政治。
在此思維下的作法是,拜會以往被民進黨視為寇讎的前主席許信良,也拜會紅衫軍領導人施明德、紅黨與新黨主席陳耀昌及郁幕明。謝長廷禮貌性就教於以往政治見解廻異,甚到對立的政黨領袖,意不在尋求支持,而是展現他有誠意展開政治和解,落實和解共生。在社會觀感以及政治意義上,顯示其包容特質,間接區隔他與陳水扁面對在野黨的態度差異,同時,形塑理性、溫和形象,可謂一石多鳥。
謝長廷昨天與六大工商團體企業領袖面對面座談時坦言,自己是民進黨內的理性開放派,不是激進派,如果民進黨當選“總統”,兩岸關係不僅不會惡化、還會開放,除聲明在對等原則下展開兩岸對話之外。至於,拜會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友達集團董事長李焜耀以及諸多企業界領袖,也有消除、安撫企業大老闆對民進黨反商的疑慮。
然而,影響層面最大的還是政治議題的發酵力與擴散力。謝長廷本周一(21日)拜會台聯黨主席黃昆輝時贊成入聯、返聯公投要跟在野黨(包括國民黨、親民黨、台聯)等協商,並公開表示,當初他就主張要與在野黨協商。對民進黨“立委”慘輸,討黨產公投只有26%公民領票,入聯公投通過與否成為不確定變數,做出快速回應。
謝長廷公開呼籲選民入聯、返聯公投選票都要領,也建議陳水扁與最大在野黨國民黨協商,陳水扁果真在昨天密會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立法院長”王金平互探公投底線虛實。藍綠對“聯合國公投”互信基礎不足、歧見甚深早可預見;但綠軍領導人放軟身段,主動找藍軍政治領袖協商公投及“閣揆”人事,予人有意化解朝野對立及政治僵局的誠意,棘手的政治火球落到國民黨手裡。
“內閣”改組雖是“總統”職權,但謝長廷以“總統”參選人身份建議陳水扁與在野黨協商的情況下,扁也做出讓步聽取國吳伯雄、王金平的意見。從上述事件可以看出,扁完全配合謝的腳步,放手讓謝長廷去打一場迂迴、不正面交鋒的選戰。在此過程中,外界對扁謝、謝張(張俊雄)的關係與互動頻做文章,民進黨內部也出現微詞或疑慮;然而,到目前看來,公投與“組閣”的兩面刃並未傷及謝長廷。
就在謝長廷與馬英九力拚“理性”的過程中,國民黨因為“立法院”狂勝到無人能置喙地步,反而使得國民黨不得不放低姿態,收拾起過往被民進黨視為野蠻的行徑,不僅不再對民進黨或陳水扁嗆聲、高喊“國會”最大黨“組閣”,甚至扁吳王密會協商“閣揆”人事權時,也都變成謙謙君子聲稱尊重“總統”職權。
國民黨配合民進黨起舞有不得不的苦衷,扁吳王密會沒共識、談不出個所以然,是演一場政治戲的結果;不可諱言,國民黨極力自我壓抑與民進黨突然尊重起國民黨,說穿了,就是為了322“總統”大選的先馳得點。
由於謝長廷在“立委”選後,調整選戰策略,從扁時代的正面交鋒、激化衝突對立,修正為中間理性方略,選戰佈局從地面巷戰,被制空權爭奪的空戰取代。因為,在不到二個月急迫時間裡,民進黨已經沒有時間再與對方玩挖牆角的遊戲或耗費精力的人脈關係經營,謝長廷只能消極防止西瓜效應產生,避免綠色陣營人馬投效國民黨陣營。
因此,先聲奪人的制空權益顯重要,空戰成功與否主要靠議題設定以及文宣策略。選後的謝長廷,對內打出“民主危機牌”與“團結牌”,對中間選民訴求“國會”制衡,現今的契機是,包括六大工商團體及愈來愈多選人想瞭解謝長廷與馬英九對“國家”願景、國政方針及政策主張為何。今年“總統”大選,政策似乎漸漸凸顯,辯論會不會成為下一回合的焦點,值得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