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與中國重修舊好?
中國人“搶灘”世行高職,自然吸引了國外媒體的高度關注。尤其對向來在世行占據統治地位的歐美人來說,分析佐利克的用意自然成了必做的“功課”。
“林毅夫成爲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人選,標志著世行與中國的關系發生了進一步轉變。”《華爾街日報》指出,多年來一直是世行主要受援國的中國,而今手握高達1.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對外部財政援助的需求已不那麽緊迫,尤其去年中國首次同意向世行一個援助最貧窮國家的基金提供捐款。與此同時,世行一直受到貧富成員國意見分歧的困擾,佐利克正努力彌合這種分歧,盡管“中國的政策不一定適用于其他國家”。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也對世行此舉將使其與中國政府加强聯系持樂觀態度。“世行正努力與中國重修舊好。”
台灣島內五味雜陳
在展望林毅夫前途的同時,多數媒體都不忘提及這位學者早年從台灣泅渡海峽轉道大陸發展的傳奇經曆。“似乎早就預測到中國經濟會增長一樣,以越來越强大的中國經濟實力爲基礎,即將被提名爲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的林毅夫,人生傳奇經曆備受世人的關注。”韓國《朝鮮日報》如是說。
有分析認爲,如果一切正常,林毅夫或將于今年五六月份履新。而面對此情此景,除“中央社”等媒體連續追踪林毅夫的世行前景外,更多的台灣島內媒體則陷入了沉思:林毅夫榮膺世界銀行要職該被視作什麽之光?
台灣《聯合報》對此自問自答:“林毅夫的世銀要職,台灣既不能居功,也不能沾光,但至少多了一個例子足證兩岸關系複雜,也許不必過度激化曆史的恩怨情仇。”報道還提出,台灣要深思“開往中國的快車”的沖擊,而謝長廷也不必自誇只有他一人可以擋得住這列快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