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俊華表示,今次制訂財政預算案最大的挑戰,是社會利益分配如何才能“公平”。港府圖片 |
中評社香港3月1日電/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日在香港電台節目發表《香港家書》指出,他的理財哲學首要是要有“社會承擔”,公共財政首先必須考慮社會利益分配與社會目標。他引用孔子的名言說,管理國家或家庭的人,最擔心的不是人口少或財富少,而是分配不公。
以下為《香港家書》全文:
各位市民:
大家好!早前反常的寒冷天氣終於過去了。近日天氣開始回暖,大地回春的景象終於到來。
亞洲金融風暴對不少香港人來說,也是反常的嚴冬,樓市下跌、通縮、失業、工資下調,不景氣象持續多年,令我們不少人一度氣餒。這樣的寒冬也終於過去了。香港自零三年開始由谷底反彈,經濟持續强勁增長,失業率已下降到九七年之後的新低點。在經濟低潮時,市民勒緊褲頭,與政府共度時艱,生活雖然難過,但總算捱過去。經濟景氣來臨,生活好了,心情當然也好轉。
但隨着經濟好轉,貧富差距反而突出了,因為不同階層對經濟成果的分享有時間上的差距,部分基層市民仍未嚐到經濟恢復繁榮的果實。可是,大家心理上的期望卻已上升,市面越是繁榮,心理期望的落差就越大,越會懷疑社會是否不公平,政府是否不公義。
今日我想把制訂預算案的心路歷程攤開,讓各位市民了解。有位好朋友曾給我介紹過這樣的孔子名言。孔子當年說過“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孔子的意思是管理國家或家庭的人,最擔心的不是人口少或財富少,而是分配不公。孔子所指的“不均”意思是不公平。政府財政盈餘超過千億,社會利益分配如何才能“公平”,是我今次制訂財政預算案最大的挑戰。
所以我的理財哲學首要是要有“社會承擔”,公共財政首先必須考慮社會利益分配與社會目標。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香港新方向》中已訂下了社會發展的目標,以基建帶動經濟就業,大力向教育、醫療、房屋等民生項目投資。
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除了利益均沾之外,更重要的是機會均等。改變貧富差距沒有捷徑,解決跨代貧窮最重要是教育機會,通過教育提高下一代的競爭力,通過再培訓改善自己在勞動力市場的價值,最後得以改善生活環境。可以說,教育是脫貧的良方,亦是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基石。亦因如此,教育開支素來佔政府總經常開支中一個很大的比例。在今次的財政預算中,除了會預留開支以配合十二年免費教育和小學小班教學外,亦會對研究工作作額外撥款。這顯示了政府對未來人口質素和生產力的長遠投資繼續維持承擔。
“不均”還有第三重意義,就是社會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的均衡。財政盈餘的運用,除了着眼於短期退稅,藏富於民的措施之外,也要將資源用於長遠的社會投資,提升香港經濟的競爭力,投資在市民身上,改善社會貧富差距,提供優良的公共醫療、房屋及社會福利。所以,今次預算案一方面推出一系列的一次過減免或向市民提供直接金錢援助的措施,另一方面,亦要着眼於長遠的社會投資和承擔。剛才提到有關教育是其中的一個範疇,醫療融資方面的建議亦是照顧我們長遠發展一個不可或缺的議題。
香港人過去能夠克服重重困難,是因為香港人有頑强的鬥志,不怨天、不尤人,腳踏實地工作。是因為香港人相信這個地方是一片機會之地,只要辛勤努力,一定有回報,下一代會出人頭地。這種對生活的希望,對未來的盼望,是香港人不斷進步的動力。
香港百多年來由一個漁村,變成通商港,再走向世界工廠,成為今天的國際金融中心,是全靠這種“勇於面對敢於希望”的意志而做到的。這是我們的信念,亦是我們過往一次又一次勇闖高峰的强大動力。
香港人不少是第一代、第二代的移民,來到香港之後由頭開始,建立自己的家庭、事業,養育下一代。政府的功能,是提供向上流動的機會,大力投資教育,解決市民基本生活的需要。
過去幾年的經濟不景氣,令一些人對未來信心動搖。我的對應方法,是用公共財政的力量,運用資源去改善基層市民生活處境,確保他們的基本生活獲得保障,並為大家提供足夠的教育及就業機會,務使青少年可以好好地求學﹔而勞動人口亦可以“人人有工開”。我的希望,是所有人都能重拾信心,勇於面對生活,敢於對未來懷抱希望。
這份預算案是我本着對社會承擔、可持續和務實三個公共財政信念而編寫的。於預算案發表後,我聽到不同的意見。有人表示歡迎,我感到好欣慰,因為這表示市民對我推出的措施認同。當然亦有人說我為求博取掌聲而作胡亂開支,對有需要人士幫助不大。我歡迎各方面向我提出意見,但我希望市民明白,社會的整體發展是要兼顧各方面的,而這份預算案是平衡各方考慮後我們所能做出最好的一份預算案。
曾俊華
二零零八年三月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