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3日電/新人大,新政協,新環境,新議題———今天,2008年全國兩會拉開帷幕。新京報今日刊登社論表示,4個“新”字大約可以成爲今年兩會的亮點所在。
新人大。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代表結構進一步優化:省級部門官員代表比上屆减少了三分之一、一綫工人代表比上屆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層農民代表比上屆增加了70%多、3位農民工代表也首次亮相。
新政協。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同樣以新面貌出場。新委員占總委員數一半以上、非中共委員超六成、委員平均年齡“小”了近2歲、婦女委員所占比例提高了1個百分點。
新環境。今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奧運之年,也是實施“十一五”規劃承上啓下的一年。本次全國“兩會”是十七大之後的首次,此刻,南方雪災餘波未了,通脹考驗依舊嚴峻。
新議題。本次兩會上,“大事”如審議有關報告,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選舉產生新一屆國家領導人;“小事”甚至如華南虎照等也將得到代表委員的關注。此外,針對反腐、社保、教育、房價、收入分配等領域的改革路徑,兩會代表委員也應該能呈現不少真知灼見。
社論指出,因而,說本次全國“兩會”關乎國運民生之未來,似不誇張,也正因如此,此次兩會不僅令國人關注———早有無數的殷切期望、真誠建言以及美好祝願通過網上留言、電子郵件、手機短信等方式飛向兩會;同樣,兩會也引來世界的目光注視:截至3月2日,已有來自42個國家的225家媒體、共計843名記者報名采訪中國兩會,人數比去年增加了20%。
如果說新一屆代表委員以新面孔出現在公衆面前,更多的是一種形式上的應時而變的話,對新議題能否提出新見解、作出新决定,就成爲公衆最具核心的新的期待。
經濟上,如何防止通貨膨脹,如何做到善用權力,維持物價穩定並避免行政權力對市場的過度幹預;在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中國的對外貿易如何“突圍”;如何使節能减排加快推進的速度,通過制定價格、財稅、金融激勵機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政治上,“大部制”方案擬就,機構改革如何有效整合行政資源,規範行政權力,爲建設服務型政府提供組織支持;如何建立一套干預機制,維護政府公信力,避免華南虎照風波的重演;
文化上,如何讓奧運會在作爲一個體育賽事之外,還能成爲一個充分體現奧運精神和中國人文精神的大衆節日;如何借奧運之機會讓體育走向大衆,構建一個人人參與的大衆體育文化……
社會建設上,如何更加體現公平正義,讓社會全體成員共享發展成果———醫療改革方案力在降低醫療價格,完善醫療保障同時,如何提高醫療資源的配置效率;養老金制度如何打破戶籍藩籬、職業分割;在義務教育免費之後,教育改革的下一步驟如何走,教育福利增長怎樣與經濟增長同步……
社會總是在立題和破題中進步的。5000多位代表委員,5000多個優秀的頭腦,只要每個人能盡心盡責,說真話,做實事,把開會視爲鄭重的工作乃至神聖的使命,爲複雜的現實問題謀劃解决之道便能順理成章,從這點來看,全國“兩會”其實舉重若輕。反之,倘若心存懈怠,屍位素餐,視民意和現實的困苦如無物,則必然是舉輕若重。因此,期待在此次兩會上,每位代表委員能向公衆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