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溫家寶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沒想到第一次會議,總理就到了我們廣東團!”代表們興奮地議論著。汪洋也看出了代表們的心思,他主動提出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基層代表、普通代表。“我們也想把近來廣東的進步跟總理匯報一下。但我知道總理更希望聽到基層的意見和建議,所以我們忍痛割愛,省領導不作匯報。”(3月8日南方網)
正因為汪洋的“忍痛割愛”,才有了農民工代表胡小燕一口氣提出多條建議;才有了溫總理與胡小燕面對面討論農民工培訓、工資、福利待遇和社會保障等若幹問題;才有了鐘南山院士的“打頭炮”與代表們都躍躍欲試向總理提問題;才有國土廳廳長招玉芳借發言之機向總理打聽新一輪土地規劃修訂的“內部消息”;才有了農民企業家溫鵬程侃侃而談他的“農戶加公司”合作模式。
無論是引發對農民工子女,特別是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更加關注,還是提出 “醫療衛生是造健康的人,而不是單純給老百姓看病”, 總理在廣東代表團的審議中了解到了不少先前沒有詳細了解到的省情民情,聽取了許多好的建議與意見。應該說,汪洋“忍痛割愛,省領導不作匯報”的初衷不僅達到了,而且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讓參加分組審議的中央領導多聽來自基層代表的聲音,多與基層代表一起討論民生問題、疑難問題、熱點問題,這充分體現了執政為民理念,彰顯創意者的民生情懷。
汪洋提出的在兩會分組審議和討論中“忍痛割愛,省領導不作匯報”應該成為一項制度。它有利於決策者直達基層,廣泛聽取群眾意見。讓中央領導在審議與討論中多聽基層代表的建議和意見,就是讓他們多聽領導匯報裡聽不到的聲音,多些臉色凝重,多些感動與震撼。它還有利於極大的調動基層代表與委員建言獻策、議論國是的熱情,讓他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將想問的、想侃的,都面對面地向中央領導傾訴。它更有利於促進自上而下改革會風,領導少講官話、套話和空話,少做公式化的匯報,留下時間來充分發揚民主,讓代表委員與基層幹部群眾暢所欲言,反映疾苦,報喜更報憂。
期待著從汪洋的“忍痛割愛,省領導不作匯報”始,首創審議討論只聽基層代表發言的新制度,為兩會注入更加開放民主、求真務實的新氣象。(來源:中國網;撰文:梁江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