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文匯報:中國最高領導人齊表祝賀,值得關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10 09:24:32  


  中評社香港3月10日電/《文匯報》今天刊登妮爾硯的文章說,最近,由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主持的某重點型號工程研製成功,胡錦濤、吳邦國、賈慶林、李長春以及曾培炎、郭伯雄、曹剛川、陳炳德等黨、國家和軍隊領導人或作出重要批示、或發來賀信,紛紛對此表示祝賀。不論這項工程是大型預警機還是現代先進戰機,作為軍隊一項重點裝備的研製成功,眾多黨、國家和軍隊領導人一致表示祝賀,這在近年來還是少見的。傳遞的信息值得關注。 

  富國強軍是和平崛起的正確方略 

  文章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發展道路上,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也積累了經驗教訓。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強調“軍隊要忍耐”,要服從和服務於經濟發展大局,這是有戰略眼光的。在此情況下,國防和軍隊建設也作出了一定的犧牲和讓步。現在回過頭看,有些具體問題的處理還應該更科學和恰當一些,如軍隊經商問題、高新尖裝備的研發和生產問題,有的是屬於不該做的做了,有的是屬於不該停的停了,在一定程度和範圍內影響了進步,拉大了差距。江澤民擔任軍委主席後,提出了“軍隊要吃皇糧”的思想,加大了軍隊建設的投入,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走上了協調發展的正軌。胡錦濤全面接班後,面對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要求更高的新情況,明確指出沒有強軍作保障,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就沒有根基,要求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落實到裝備建設上,就是要對關係到軍隊戰鬥力、威懾力的一些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要優先考慮、重點突破、走在前頭。這次“重點型號”的研製成功,正是踐行富國強軍方略的生動體現,表明了黨和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和水平,不斷提高國防建設投入要素,保證國防建設發展不滯後於經濟社會的總體發展,確保國防實力始終能滿足國家安全防衛的現實要求。 

  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文章指出,中國軍隊裝備建設,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加快了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步伐,基本策略就是加強國防關鍵技術研究,大膽引進和利用國外先進技術,不斷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再創新能力,集中優勢力量盡快在一些關鍵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從而帶動產業或行業的技術進步。以空軍裝備發展為例,先是從俄羅斯整機購進批量的蘇-27,然後取得在中國國內的生產許可權;在主要部件從俄羅斯進口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中國產零件的比重;在機身仿製取得巨大進展的同時,加強機載雷達和動力系統的消化創新。據有關介紹,已為中國國產化代表的殲-11B戰機,可配備國產“太行”發動機,可使用國產“霹靂-8”空空導彈,電子設備進行了升級,製造質量及工藝也相當出色,整體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正如俄羅斯《紐帶》網評論指出的,一些專家曾認為,中國可能要到2013年才能仿製出可與俄原裝蘇-27媲美的殲-11,但中國的國防工業已提前實現了這一目標。中國人已經嘗到了依靠技術、管理進步和集成、引進消化創新的甜頭。正如長期從事國家大型工業企業領導工作、現任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在批示中指出的,重點型號研製成功是件大事,提升了我軍戰鬥力,也提升了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筆者認為,這也是今日自主創新一小步,明日行業長進一大步。 

  不與強國展開軍備競賽 

  文章表示,近年來,中國依靠自身力量,衝破少數發達國家的封鎖,在航天事業、潛艇製造、預警機研製和導彈技術等方面取得一些進步,壯大了國防力量,但也經常被西方國家炒作“中國軍事威脅論”。這讓中國處於相當為難的地步:多做不說,人家指責你是“軍力發展不透明”,“包藏著軍事野心”;做了說了,人家批評你是“影響地區實力平衡”、“超過了自衛需求”。你用導彈擊毀廢棄衛星,“引起了國際憂慮”,“需要解釋清楚”;他用導彈擊中間諜衛星,反而只是為了防止衛星上的燃料“可能會傷害人類的健康”。事實上,中國的軍事技術雖然近年來縮小了與一些國家的差距,但與美國的差距仍在擴大。美國的軍事技術和實力規模具有壓倒性優勢。中國的現有裝備和實力,說大點,也只是在遭到侵犯時有沒有還手或反擊能力的問題。中國不會也不可能去挑戰或威脅美國。中國的發展重點還是放在經濟建設上,重點關注和解決的是民生問題。至於其先進武器裝備的研製,也是集中在某些領域、某些項目上,沒有意願和條件與美國等國家展開軍備競賽。“重點型號”研製成功後,國家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曹剛川在兩次批示中說,要注意做好服務工作,及時解決部隊使用中發現或發生的問題,盡快形成戰鬥力,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作出貢獻。我想,這是中國加強軍隊武器裝備研發生產的最好注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