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稱中國在逐步擴展遠程軍力投送能力。圖爲中國最新建造完工的071型船塢運輸艦。
|
根據1999年國會通過的《2000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第1202款的規定,美國行政當局每年必須向國會提交關于中國軍力狀况的報告。2000年,當時的克林頓政府就依據此法案向國會提交一份22頁的報告,自此之後美國政府每年都會出台一部中國軍力報告。中國曾强烈批評以往年度的軍力報告,認爲其將中國描繪成一個冷戰風格的敵對國家。
2008年3月3日,美國國防部公布了《2008中國軍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份報告雖然幷不完全代表美國政府的政策或者觀點,但它至少表明有部分美國官員或者學者的看法。與以往報告相比,今年的中國軍力報告用了更多圖文來對自然資源特別是能源問題對中國戰略的影響加以分析。
能源問題影響中國戰略行爲
今年的軍力報告認爲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對通往市場和資源,特別是金屬和原油的安全通道的依賴正在成爲影響中國戰略行爲的更顯著的因素。盡管中國預計依舊會將煤作爲最主要的燃料資源,但是很大程度上由于交通運輸部門的發展,汽油以及其它液體燃料的消耗將會顯著增加。例如,中國的汽車擁有率將會從2004年的2700萬輛增加到2030年的4億輛。中國計劃增加天然氣的利用,到2010年,將它的使用率從百分之三增加到百分之八。除此之外,中國還計劃到2020年要建造約30.1萬兆瓦的核電反應堆,將核電發電量從占電力輸出的2%抬高到6%,同時中國還將推動對國外鈾供應的尋找。
《報告》指出目前中國每天消耗約758.0萬桶石油,自2003年以來,中國排在美國之後是世界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和第二大消費國。目前中國進口的絕大部分石油需要通過油輪經由馬六甲海峽等水道運回國內。到2015年,中國的石油消費量將上升至1000至1200萬桶每天。中國還在同俄羅斯合作建設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這條管道具備每天輸送160萬桶石油的能力,確保中國能够持續利用俄羅斯的石油,减少對海運進口石油的依賴。《報告》稱中國自2004年起開始建設自己的戰略石油儲備。第一階段將在2008年完成,計劃將儲備一億桶,這相當于中國25天的淨石油進口。第二階段則計劃將儲備量增加兩億桶,大致相當于42天的淨石油進口。在2010年,第三階段的建設可能會將淨存儲容量增加到約5億桶。但是,如果中國的交通運輸和分配網絡不能得到明顯的改善,總庫容仍然難以緩解石油供應的問題。
《報告》認定中國對外國能源進口的依賴已經以多種方式反應在它的戰略政策上。在1996年時中國主要依賴于阿曼、也門和印度尼西亞,這三個國家占據了中國70%的石油進口。自那之後,中國還尋求與多個供應國的長期供應合同,這些國家包括乍得、埃及、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尼日利亞、阿曼、俄羅斯、澳大利亞、沙特阿拉伯、蘇丹和委內瑞拉。2006年中國最主要的三個供應國是沙特阿拉伯(16%),安哥拉(16%)和伊朗(12%)。而在2007年的頭九個月,36%的中國的原油進口來自蘇丹。目前,中國略超過半數的石油進口來自中東,還有幾乎四分之一來自非洲。
《報告》認爲中國還在尋求海外能源資産和投資的平衡分布,雖然這些與國際石油巨頭相比仍然是較小的投資。中國的石油公司紛紛在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尼日利亞、蘇丹以及在北非、中亞、東南亞、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的其它20多個國家投資石油企業(油田發展以及管道和煉油廠項目)。
《報告》指出能源供應安全方面的問題對中國國防政策和力量規劃造成了何種程度的影響尚不是很清楚。然而,這些問題顯然影響到中國考慮國防規劃的相關問題。中國在2006年發表的國防白皮書中在對安全環境的描述中闡明了“能源資源、金融、信息和運輸通道等方面的安全問題上升”,這份白皮書還界定了解放軍的首要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統一,保障國家發展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