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部門制的建立,不會一次完成,需要多次協調、磨合與推進,甚至重組。 |
中評社北京3月24日電(評論員 張沐)中國正在進行大部制改革。這是中國行政體制改革和政府機構改革的一個重要核心,也是政治體制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故而此次大部制改革,與以往幾次的政府機構改革不同,是從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出發,來推進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俾以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的需求;加快建立公共服務體制的需求;達到改善公共治理結構的需求。由此來統籌、規劃、設計和加快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不過,就該方案而言,則應該看出是一種初步的探索和實驗,需要經歷更多的實際歷練,通過總結提升,逐步達至最後的總目標。亦即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其基本要求:到2020年實現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轉變,實現政府組織機構及人員編制向科學化、規範化、法制化的根本轉變,實現行政運行機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規範有序、公開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轉變,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
長期以來,中央部委集決策權與執行權於一身的現象比較普遍,有的綜合性部委集中了過多的決策權,削弱了其他部門的決策權,不僅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還強化了部門利益,並成為產生機制性腐敗的因素之一。
參與起草該報告的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方栓喜說,從改革實踐看,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等都很重要,機構改革也很重要。問題在於,在部門利益、地方利益和行業利益的誘導下,這些改革的目標都難以實現,甚至還會出現改革的扭曲變形。以往,在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責任不到位的情況下,在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推出的一些改革就可能演變成政府“甩包袱”,從而使改革走形變樣。因此,在改革方案的具體設計上,特別是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實際推進中,要十分強調政府自身的職責所在,並由此嚴格約束規範政府行為。 方栓喜說,推行大部制的主要目的不在於精簡機構和裁減人員,而在於建立決策、執行分開的行政管理體制,確保決策科學、執行有力、監督有效。
應該說,這次推出的大交通運輸部、大工業和信息化部,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都是在探索大部制上非常積極的部署。即便如此,有的也還不是完整意義上的大部制設置。這是由於缺乏充分的實踐經驗,所以改革一開始就是選幾個比較成熟的關鍵部門來做。總的看來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基本完整的組合。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把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全面加以統合管理,明顯有利於在行政上對社會各階層人力資源及至弱勢(老、弱、病、殘、退)群體的政策協調。
二是屬於功能上需要統統加以合併,但有具體機構存在特殊原因和情況,暫時尚需保留獨立建制的部門。如大交通運輸部,最早提倡大部制改革的學者、參與此次改革的設計者、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分析說,鐵道部之所以未在合併之列,主要原因在於鐵道行業還未完成政企分開,但是大運輸部的概念已經形成。他認為,鐵道部將來改革到一定程度,可能進一步被合併入內。“將來合併可能主要是鐵道部當中的行政管理職能,鐵道部旗下的企業可能組建集團化公司。”廣東省省長黃華華表示,“大交通”目前一步到位很難,需要逐步到位。“鐵道系統太大了,而且是半軍事化管理,還是國家交通的大動脈,現在並進來太大了”,“而這次雪災更說明鐵路需要高度集中,如果不是鐵道部從全國各地調內燃機車來廣州,滯留在廣東的旅客出不去”。黃華華進一步闡述道:“鐵道部就是雪災保住了,雪災期間的情況更說明鐵道部沒辦法放權,絕對需要全國統一。”他認為,“水運、公路、交通、郵政、航空只進了60%,還有鐵路、管道運輸未納入”。據瞭解,運油運氣的管道現在都是各部門、企業自己修建,沒能發揮最佳利用效果,不應等到管道運輸氾濫到無可控制的地步再交給有關部門管理,現在就應統籌控制、規劃。
還有,藥監局併入衛生部,為籌建大衛生部創造了條件。將來時機成熟時,人口計生委也必當整合到大衛生部內,這類皆屬於分步合併的策略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