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漏洞】
高息拆借埋下隱患
以20%以上的利息拆借資金用於炒房,當時流傳的說法是,“誰遵守規則,誰就是傻子。”
地價飆升開始吸引逐利資本的瘋狂涌入。在這個原本還很荒涼的島上,一個漫無規則的金融系統被迅速搭建起來。林克昌說,即便有規則,也沒有嚴格遵守和執行。
一夜間,海南成立了20家信託投資公司,35個城市信用社,此外還有一批股份制、會員制的金融性公司。它們除了為地產公司提供貸款,自身也做房產投資。
並且,內地的銀行也看好海南房地產市場,紛紛將資金投向海南。
公開資料顯示,到1996年末,海南全島的金融機構有2600個,平均每1萬人中就有金融從業人員39.6人。
另有數據顯示,到1998年底,工、農、中、建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壓在海南地產的資金有430億元。
追逐地產的每一分錢都熱得發燙。其中表現為高息拆借尤為嚴重。
所謂高息拆借是指金融系統內部資金的短期調借,同時要承擔高額利息。夏明文說,當時很多銀行或非金融機構相互拆借資金,然後請人或建立投資機構用這些資金進行短期炒房、炒項目、炒地皮。
從建省至1996年末,海南有拆借資金600億元,投入房地產。
“當時拆借的利息達到20%以上。”夏明文說,一開始很多金融機構基本都能輕鬆歸還本息。
金融系統中的另一個隱患是多重抵押。
美華大廈位於海口市海秀東路與龍昆北路交叉路口。這個大型購物中心在修建到18層,成為了一棟爛尾樓。後調查發現,美華被多重抵押了15次,共有債權人28家。
類似這樣的多重抵押和連環債務的大樓,在海南至少還有415宗,涉及原報建面積1438萬平方米。林克昌說,近10年時間這些大樓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他”的債權債務關係,甚至還引起多角官司。
儘管法律早已規定不允許多重抵押的貸款行為,但在海南無法奏效。
原海南省委書記阮崇武說,那時銀行監管體系尚處薄弱,抵押貸款過程中的貪污腐敗現象,造成了貸款程式異常混亂。
夏明文記得當年海南甚至有一種說法,“誰遵守規則,誰就是傻子。”
【宏觀調控啟動】
泡沫幻滅從炸樓開始
廖遜說,泡沫氾濫和地方政績考核體系有關,使得地方官員瘋狂追求GDP,瘋狂批地蓋房
在房地產的拉動下,海南經濟高速增長。與深圳開發時三天蓋一層樓的深圳速度相比,一個海南淘金者在網上發帖說,他創造了海南速度。他在閒逛中,偶遇一陌生人,在兩個半小時後,談成一項重大合作項目。
原海南省委書記阮崇武說,1992年小平南巡後,海南經濟出現空前高漲。那一年,海口市經濟增長率達到83%,另一個熱點城市三亞也達到73.6%。海南全省財政收入的40%來源於房地產業。
而其實那些被蓋好的房子大多空置。到1997年底,僅海口市的空置房和停建工程(不包括已報建但尚未開工的房產項目)就有近500萬平方米。
“這意味著,即使海口市再增加30-40萬人口,也不用再上新的房地產項目。”林克昌說。
1993年7月7日,朱鎔基為熱漲的海南經濟潑冷水。他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要求,立即停止違規拆借、提高利率和停止向自辦實體投入資金。
緊接其後的是7月15日拆借資金方面的“三不準”政策出臺,對銀行給非銀行金融機構拆借資金進行“剎車”。
海南的經濟泡沫開始幻滅。
做了8年處置積壓房地產的林克昌告訴記者,先是關閉、停建,到後來是大面積的房子人去樓空,根本找不到投資人或債權人。望著一棟棟半拉子工程,銀行苦不堪言,身後是交了預售款而長期得不到住房的群眾在不斷埋怨,甚至上訪。
1994年至1997年,房地產投資急劇滑落,最大的下降幅度達到53%。外地資金開始急速逃離。
海南20余家信用社悉數倒閉。
受上級指令,成立海南發展銀行接管倒閉的信用社。消息一經公開,又引發全島擠兌風潮。1998年6月21日,海南發展銀行亦被關閉。
這一年,朱鎔基總理視察海南時提出,“絕對不許再批新項目,再建新房子,不允許銀行再給房地產貸款。要下決心收地。凡是報建沒報建的,只要是閒置的土地一律收回。”
海南原本已經冷下的房地產市場繼而降至冰點。
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從夢中醒來後,由全國各地調派了3200人到海南追債。一時間,銀行討債人員分佈全島,計程車司機每天都能拉到三五個追債的銀行員工。
而多重抵押、錯綜複雜的債權關係為尋找債權人設置了數不清的障礙。
2001年1月16日,轟的一聲巨響,三亞灣濱海路旁的海角麗園三棟停建別墅被炸。海南用炸樓的方式,希望找出消失了的債權人。
炸樓同時炸醒了當地政府官員的為官意識。
“泡沫氾濫和地方政績考核體系有關。”海南省委黨校副校長廖遜說,那時,實行“縣市大排隊、末位淘汰制”,使得地方官員瘋狂追求GDP。只要能最快看到GDP增長,恨不得在每個角落都蓋上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