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政治分歧 尋求解決辦法
第三是我們要正視兩岸之間存在的政治分歧,要尋求解決的辦法。這裡要講到的是和平協定的簽署,包括結束兩岸敵對狀態,未來可能的建立兩岸的經濟、貿易、文化、人員往來甚至包括軍事互信等方面的機制。很多分歧擺在這裡,怎麼去解決?我們怎麼根據國共之間長期以來的相互歷史,反思兩岸關係將近六十年的經驗教訓,對必須建立在國家統一基礎上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如何實現加以思考。因為沒有國家統一,美國、日本就會利用這種狀況對中國加以牽制,兩岸之間的內耗就使得中華民族不可能實現復興。因此,我們要正視兩岸的政治分歧、尋求解決辦法。但是必須強調的是,這個兩岸政治解決的框架必須指向統一。我們也注意到,這些年島內“台獨”勢力推動的“台灣主體意識”出現之後,泛藍重新執政的台灣優先的主體意識中會有一個危險的滑向,就是“和平分立”;不是“和平分裂‘,是”和平分立“。這種”和平分立“,是變相的”兩個中國“。包括對於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未來如果沒有經過談判,沒有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之上解決的話,會留下很多隱患。一旦”台獨“勢力真的捲土重來,這種隱患可能危害極大。
台灣問題的國際化因素增強 必須給予正視加以解決
第四是在開創新局面的過程中,在台灣問題上要參照目前整個的國際關係。因為台灣問題的產生本身就有非常深刻的國際背景,我們雖然長期堅持反對外國勢力對中國內政的干涉,但是我們必須正視台灣問題的國際背景和國際干預。這幾年我們在遏制“台獨”的時候也運用了大國關係,而在運用大國關係當中所付出的代價,就是台灣問題更加國際化。在台灣問題國際化趨勢增強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注意幾個傾向:
一是中國如何維護自己的核心利益。
二是要如何處理好與現在反對“台獨”、但是在意識形態方面與大陸有很大分歧的國民黨,在西方勢力支持下與大陸打“民主牌”的問題,其中包括台灣政治體制對大陸內部政治穩定帶來衝擊的問題。對此應有主動的作為,包括我們主動建設社會主義文明,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建立完善自身現從代化的一系列指標。
三是在處理這個問題當中,在國際上如何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避免出現“一中一台”、“兩個中國”的狀況。
四是在處理與美、日、西歐的關係當中,考慮怎樣處理好台灣當局所要求的國際生存空間問題。
對於深層的敏感問題 大陸應該有所準備
我的觀點,就是我十幾年前提出的,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首先是“主權在我”,第二是“治權談判”,第三是“經貿入手”,第四是“逐步統一”。
現在過渡期如何處理比較敏感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抓住兩岸關係難得的機遇。實實在在講就是如何“追窮寇”,使得民進黨不能捲土重來。就是“蓋房子”,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台海地區謀和平。在兩岸之間如何建立一個和平架構,甚至包括將來能不能考慮聯合立法,成立“和平統一發展委員會”,未來的“中國統一委員會”,和未來兩岸共同的大政協,甚至包括一個國家大的政治結構的調整,奠定一個基礎。從長遠的考慮,恐怕要觸及更深層次的一些問題。這裡肯定要涉及到主權的問題,而我們強調主權的問題不能談。兩岸雙方如何界定談判的地位?雙方商談的代表權與目前各自的政權處於何種關係?我們反對“法理台獨”,但是我們必須有一個中國以及統一的法理方面的研究和解決之道。
甚至包括軍事互信機制的建立。這裡涉及到台灣有沒有“自衛權”的問題?這個“自衛權”是甚麼概念?就是雙方在尊重“一個中國”的情況之下,雙方治權在談判中國統一的過程中,為了保證各自不將自己的意識形態或政治態度強加給對方,可以保有自衛的權力。那麼,對於這種自衛權怎麼去界定?
就是說,對於兩岸關係中各類敏感的問題,我們現在都要進行一些理論、措施方面的研究和準備。
余克禮:把握歷史機遇 推進兩岸關係健康快速發展
如何把握兩岸關係發展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是對海峽兩岸執政當局、執政黨的重大考驗。不少歷史經驗已證明:在關鍵時刻如能夠把握住重大的發展機遇,就有可能使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上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機遇稍縱即逝,中華民族再也不能錯過這一千載難逢的良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