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7月6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的一篇特稿文章指出,“監察院副院長”被提名人沈富雄未通過“立法院”同意權,“考試院長”被提名人張俊彥退出提名,原因複雜,歸納起來,就是馬英九誤判情勢,重創領導威信。馬英九有完全執政優勢,雖在兩岸關係展現大格局,卻不能因勢利導,造成內部政治頻頻受挫。
文章說,李登輝1992年提名二屆“監委”時,身兼國民黨黨主席,權傾一時,“國民大會"依舊封殺李登輝提名的四位“監委",馬英九沒有李登輝的權勢,面對“考監委”提名重挫,倒不必過於憂慮,馬英九應當思考的是,如何誠實面對黨與“立法院”的複雜生態,採用務實手段,而非道德勸說。
馬英九的領導風格,經常讓藍營只能含淚投票,從馬擔任台北市長到競選“總統”,這類情況總是不斷發生,當選後,面對強勢“立法院”,還是不改乾綱獨斷,在自己虛擬的政治空間中進行不食人間煙火的藍綠和解,沒有真實地理解到“立委”過去八年承受的壓力與委屈,讓同志難以平息心中不滿。
文章指出,贏得“總統”大選後,國民黨、國民黨“立委”要的是論功行賞,馬英九昧於事實,刻意營造矯情的本土化路線,討好政治對手,塑造另一種政治正確,兩種不同的政治計算碰撞在一起,讓沈富雄、張俊彥成了國民黨政爭的俎上肉。
馬英九為了穩定政局,太過刻意討好政治對手,化解自以為是的藍綠恩怨,完全忽略同志感受,反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馬英九沒有從賴幸媛接任“陸委會主委”一事學到教訓,決策閉門造車,才會在這次“監察院”與“考試院”的同意權風波中敗下陣來。
反觀新科“監委”,同意票數較多的人,過去濫用“監委”職權,或為人圍事,或擅長交際所以藍綠通吃者多有之,專業形象的學者反而得票數偏低,在民間素有清廉聲望的新任“監察院長”王建煊票數,也比某些擅於鑽營的新科“監委”低,這些難堪的事實,證明“立委”僅以個人偏好,非以道德操守與專業行使同意權。
文章指出,太過矯情的“元首”,遇上不問是非的“國會”,政治豈有不亂之理,完全執政帶來完全亂象,這大概是七百多萬的選民始料所未及的,“總統”對內政的權力安排要放大格局,胸襟放寬,“立委”更不應似藩鎮割據,老是讓馬政府面臨九邊之亂,國民黨八年前內鬨,讓台灣人吃了八年苦,前車之鑑切莫輕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