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9日電/第4屆立法會選舉順利完成。香港《文匯報》今天發表題為“選舉結果反映主流民意”的社評表示,在整體議席方面,愛國愛港陣營和獨立人士取得37席,反對派只得23席;在地區直選的選票分布方面,反對派得票率下降,愛國愛港候選人的得票率持續上升。社評說,這種結果反映保持和諧穩定、保障民生始終是香港的主流民意,市民都希望選出能夠推動經濟發展、改善民生、促進兩地合作、循序漸進發展民主的人士進入立法會。不過,自由黨的候選人在地區直選中全部落選,難免令人關注,工商界如何適應普選的需要,他們的聲音如何在立法機構中得到體現,功能組別的存廢以及與普選的結合,都值得詳加研究。
社評指出,在地區直選方面,雖然反對派得益於選票上分配平均而增加了一席,但從所得選票來看,反對派得票率有所下降,愛國愛港候選人的得票率明顯上升。尤其是民建聯,地區直選取得7個議席,更在5個選區中有4個以最高票當選。愛國愛港陣營與反對派在地區直選的得票率上此消彼長,固然與候選人的個人質素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反映出民意的轉向。實際上,從去年區議會、港島區補選以及今屆投票結果,都可看出反對派的支持率不斷萎縮,說明反對派堅持與中央對抗,逢政府必反,肆意衝擊行政主導,拖累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正在不斷流失選票。
近期本港經濟開始放緩,通脹居高不下,令到民生問題日益尖銳。社評認為,各項選前調查都顯示市民最關心的,是切身的民生問題,不少參選人亦將選舉議題聚焦在壓通脹、保民生之上,這與上屆選舉政治爭拗激烈大為不同。市民要求的是做實事的議員,因此,能夠在地區層面為市民服務的候選人,大都得到了穩定的支持。這對於推動本港政治生態的積極改變有正面意義。同時,新一屆立法會有不少新議員加入。他們當中既有朝氣勃勃的年輕人,亦有來自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其構成相當多元,不僅讓議會有更多新思維,而且使立法會在實現新舊交替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社評又說,在地區直選中,自由黨的候選人全部落選。社會關注到,作為代表工商界利益的政黨不能在直選中取得議席,會否影響工商界對本港普選的看法。當然,自由黨應從敗選中總結經驗,仍然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直選,並積極檢討如何加強地區工作,調整政策取向,以在今後的直選中爭取更多選民的支持。不可否認的是,現有的功能組別安排,較能保障工商專業界的利益,以平衡社會各方面的訴求。這亦是最初設立功能組別的原意。香港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工商界的利益得到應有的重視,是保持香港經濟繁榮的必要條件。因此,隨著本港向雙普選邁進,功能組別的存廢、工商界的利益如何保障等問題,都需社會認真討論,妥善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