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李家泉:關於台灣政壇的四點迷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18 10:09:40  


李家泉:朋友們關於台灣政壇,大體上存在四個迷思。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評論員 李家泉)今年以來,一直到最近,我有意與內人一起至一些地方走走,一為散心,二為健身,三為訪友。先後去過安徽、河南、湖南的許多地方,攀登過過去沒有去過的安徽冶父山、九華山和湖南的張家界等。在這一段時間內,我除參加過幾次有關台灣形勢的報告會外,還曾與兩三好友多次聊天,談得最多的仍是台灣問題。綜合起來,朋友們關於台灣政壇,大體上存在以下幾個迷思:

  一是馬英九的真正民意為何。從媒體報道看,馬的民意似乎始終都不高。就任以來,其民意更是一路下滑,最低曾達27%。批聲、罵聲和嗆馬聲,更是不絕於耳,諸如“笨蛋”、“蠢貨”、“無能”、“學法而被法困死”等,亦時有所聞,藍綠雙方都有。奇怪的是,他卻往往能在行情特別不看好的時候,得以“脫穎而出”;尤其是在與民進黨和綠營的對陣中,卻還沒有失敗紀錄。例如,1998年的“台北市長選舉”,2005年領軍的“縣市長”選舉,2008年元月的“立委”選舉和三月的“地區領導人”選舉,竟能四戰四勝,并且都是大勝。還有,在一次國民黨內部的“黨主席”選舉中,幾乎聽不到有利於他的任何報道,而結果竟然出乎衆人意料之外,大勝競爭對手。這是為什麼?有人說,台灣真正擁馬者,不是中上層,不是名人層,不是高知層,也不是跟著這些階層走的媒體界,而是恰恰相反,是在中下層,是在非名人層,是在非高知層,是在往往被媒體所忽略的廣大勞工層。因而其獲勝也常讓人跌破眼鏡,是這樣的嗎?此迷思者一。

  二是“台獨”與“貪腐”是什麼關系。人所共知,連李登輝都承認,陳水扁也心知肚明,“台獨”是不可能實現的“假議題”。而陳水扁主政八年,卻一直高舉著“台獨”大旗,先是“漸獨”,亦稱“笑臉台獨”,後為“急獨”,簡直是凶神惡煞,然都曾斬將奪旗,所向披靡。時至今日,依然還有人相信,他的失敗不是“台獨”而是“貪腐”。今年8月30日,即馬英九上台100天之時,綠營竟能動員數萬之衆上街“嗆馬”。這是為什麼?不過更多的人已越來越看得清楚,所謂“台獨”者,不過是其掩護“貪腐”的“遮羞布”。故綠營所發動的“嗆馬”大游行,遠未能達到其所希望的30萬人。更有甚者,陳水扁竟將大量來路不明的錢匯至海外,并詭稱這筆錢是為了他在卸職後“繼續進行國際外交”活動,而“決非留給自己兒子或子孫的”。其女兒陳幸妤甚至當衆高聲呼叫說:“難道‘台獨’不要用錢嗎?”這是明目張膽地說,是因為要搞“台獨”才向海外洗錢的。很多人都說,陳水扁及其家人之所以要這樣,無非是為了“一箭雙雕”,一是借“台獨”掩蓋自己及其小家庭的貪腐罪行,二是動員“深綠”和基本教義派起來保護自己。是這樣的嗎?此迷思者二。

  三是綠營為何死抓馬英九不放。三月選前,綠營制造的,有所謂“特別費風波”、“綠卡風波”、“親屬偷報紙風波”、“馬鶴齡骨灰缸風波”等,一個接一個連續不斷。選舉後,不到一個月,綠營就開始打馬了,民進黨執政期間所留下的各種病症,諸如經濟問題,社會問題,人民生活問題,等等,都一股腦地栽在馬的頭上,說他當選了不是“馬上好”,而是“馬上壞”。馬上任不過一百天,就發動“嗆馬大游行”,要把他拉下馬。這是為什麼?這次大游行,正像我在一首打油詩所說的那樣:“綠旗搖晃人尖叫,明為嗆馬實挺扁”。民進黨執政八年,問題成堆,弊案如山,卻從未見綠營發出一句批扁的話。有人質疑說,民進黨簡直不像一個政黨,至少不是一個正常的政黨,而卻很很像一個宗教幫派組織,只有幫派利益,沒有黨的利益;只看藍綠政治立場,不問黑白和是非曲直;表面上舉著民主和進步的旗幟,實際上卻是具有封建性的陳水扁一人政黨。是這樣的嗎?此迷思者三。

  四是蔡英文能否挽救民進黨。陳水扁一夥執政八年,把台灣搞得太亂、太糟、太爛了,民進黨的形象為之一落千丈。蔡英文就職黨主席已經好幾個月了,至今仍看不出他挽救民進黨的決心和能力,遲遲而無進展。這是為什麼?表面上,她似比陳水扁一夥理性和溫和,笑口常開,而實際上并沒有朝著徹底擺脫陳水扁錯誤路綫的方向邁步。想當年陳水扁剛上台時,不也是笑口常開、似比李登輝的路綫理性和溫和嗎?這兩個人的結果,皆人所共知。根本問題還是路綫問題。如今的蔡英文,左一個“維護主權”,右一個“反對投降”,拉美國、反中共,反對兩岸和解和改善關系,其所走的不過是與李登輝和陳水扁同一條路。這樣下去,能够挽救民進黨嗎?就蔡英文來說,很多人都認為,“救扁”和“救黨”是有矛盾的,要救黨就必須拋棄陳水扁所積極推行的“台獨”路綫,要救扁也就必然要繼續沿著陳水扁的錯誤路綫走下去,而這樣最大的可能則是兩者同歸於盡,是這樣的嗎?此迷思者四。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