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家泉:應特別指出的是,台灣“國際空間” 的繼續萎縮和中國大陸“國際空間” 的不斷擴展,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
中評社香港9月22日電(評論員 李家泉)自今年五月以來,兩岸關系出現了積極性變化和良好發展勢頭,隨而台灣“國際空間” 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了。有些報刊己就此發表文章,其觀點使我很受啓發。於是,也想就此發表以下幾點補充看法和意見:
(一)台灣所謂“國際空間” 的根由何在。我們知道,“外交” 是“內政” 的延長,台灣雖然不是一個主權國家,但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其對外政策和內部政策關系的本質亦無例外。根據中國政府1993年關於台灣問題的白皮書,認為台灣問題一是國共內戰遺留下來的,二是外國勢力的介入。目前台灣的內部政策是“不統、不獨、不戰” ,這與美“不統、不獨、不武” 的兩岸政策是一致的。在不統、不獨之間,“獨”的問題,在民進黨下台後已經緩和了,而重點似已轉向“防統” 。這個問題一天得不到解決,台灣所謂“國際空間”問題也就很難得到解決。
(二)台灣所謂“國際空間” 的基本特點。一是它的特殊性。由於台灣不是主權國家,兩岸又沒有統一,它的“國際空間”,就既不是主權國家的對外關系,也不是一個統一國家的對外關系,而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的一種特殊的對外關系。二是它的敏感性。中國大陸是中國的主體,是國際普遍承認的唯一合法政府,它不可能允許台灣在國際上發展具有主權性的對外關系;而就台灣來說,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它又希望在國際上獲得或發展具有尊嚴和平等的對外關系。兩者是矛盾的,這就構成了台灣發展“國際空間” 的特別敏感性。三是它的艱巨性。在以上兩種情況下,台灣方面欲完全根據自己的願望來發展“國際空間” ,這是很困難的,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三﹚台灣所謂“國際空間” 的出路何在。筆者有以下四點建議:
第一、當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實踐胡錦濤主席所提出的“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 的十六字方針,為兩岸關系進一步創建一個“和諧、和解、和平” 的良好氣氛。
第二、良性互動,特別是在經濟、貿易、文化、科技、體育、人員交流往來等方面,建立良性的互惠、互動關系,并且,首先在經濟利益和傳統文化上,把兩岸更緊密地聯結起來。
第三、加強勾通,化解敵意。兩岸隔海對峙六十年了,積累的問題和心結實在不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就綠營來說,筆者堅信真正死硬的分裂主義者是極少數,而絕大部分會都是在長期和特殊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思想心結”,只要待之以誠、持之以恒,是一定可以化解的。
第四、要在做好以上這些工作的基礎上,再商談“國際空間” 問題。相信到那個時候,問題一定會獲得雙方都能滿意的解決。不是不能解決,而是時候未到。台灣有些朋友說,在“通商、通航、通郵” 的“三通” 之外 ,應再加上“一通”,即“通思想”,這樣問題才能解決。我看這是有道理的。
最後,筆者還應特別指出的是,台灣“國際空間” 的繼續萎縮和中國大陸“國際空間” 的不斷擴展,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台灣要求大陸展現“善意” ,允許他們擴展“國際空間” ,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而現據報道,中國大陸已經勸阻某些國家的建交要求,這自然是一種善意,然而這只能是暫時的,不可能長期拒絕這種歷史發展的大趨勢。但願台灣方面能够正確面對,既要在兩岸間建立臨時性和權宜性的溝通協調管道,也要有宏觀的立足於兩岸人民長期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戰略思考和准備 。既要有“治標”之道, 也要有“治本” 之策。如此則台灣人民幸甚,兩岸人民幸甚,中華民族幸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