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林誠、益川敏英、南部陽一郎 |
中評社北京10月8日電/據中國網援引日本《產經新聞》10月8日報道,日本科學家小林誠、益川敏英因為 “小林-益川理論”摘得了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桂冠,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改變世界的理論竟然是洗澡的產物。
據悉,10月7日晚上,小林誠位於日本茨城縣的家成為歡樂的海洋,這位一向沉默寡言的物理學教授也笑聲不斷,當被問到小林-益川理論的研究花費了多少心血,小林誠道出了歷史,“一想明白,噌一下,研究成果就出來了。”
上世紀60年代,小林誠和益川敏英在日本京都大學相遇,一拍即合,准備研究一些“有趣”的東西——自發對稱性破缺。兩人的個性完全不同,小林誠沉默寡言,擅長精密的試驗,益川敏英則性格開朗,笑容不斷,長於理論思維。益川敏英說,“那時候,我每天晚上在腦子裡做好模型,早上告訴小林,在試驗中驗證。”當時,兩人預測的誇克種類是四種,這樣才符合“自發對稱性破缺”的設想。但是在實際試樣中只發現了三種,兩人的研究走上絕路。
試驗中斷了半年,1972年的一天,益川敏英正在家裡洗澡,突然想到了“六元模型”。他解釋當時的情景,“洗完澡,腦子突然清醒,雖然只是單純的設想,但是總算突破了四元模型的限制。”這就是“小林-益川理論”的來源。
第二天早上,益川敏英向小林誠解釋了他的設想,利用暑假的兩個月時間,兩個人在實驗室中順利完成了驗證工作。小林誠將實驗結果寫成英文,1973年,研究結果出版,震驚了物理學界。一直到2001年,美國和日本的粒子學者各自發現了自發對稱性破缺的真實存在,證實了30年前小林誠和益川敏英的結論。
獲獎的消息播出後,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也趕忙打電話慶祝,說“很久以來都沒有這麼好的消息了”。當被問到對當代青年人的寄語時,益川敏英說,“科學充滿了故事,充滿了樂趣。要相信自己,不懈努力。”
令人不解的是,益川敏英的學術成果享譽世界,他竟然對英語一竅不通,從未走出過日本,諾貝爾財團也是找了個翻譯,才讓這位物理學家明白,他獲得了諾貝爾獎。獲獎後,小林誠打來電話,詢問“去參加頒獎典禮嗎?”益川敏英開玩笑說,“老伴老是在我耳邊嘮叨,說要去國外,這次就去吧!”
從30年前開始,“小林-益川理論”獲諾貝爾獎的呼聲從未停止,年年期盼,年年落空,兩人已經麻木。但是今年,小林誠突然有獲獎的預感,他還專門吩咐女兒,“說不定會到我們家拍照,快打掃一下屋子吧!”在女兒的心目中,父親小林誠只是個“普通的,囉嗦的父親。愛玩游戲,我一拿起數學課本,他就想教育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