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火災:第一次允許申請外援
開放的門檻不總是一蹴而就的。經過80年代幾次事件的循序漸進,1987年大興安嶺發生特大火災時,中國第一次主動向國際社會提出了受援請求。
當時,中國政府不僅主動聯絡國際援助,而且還成立了統籌小組統一接收國外捐贈。國際社會對大興安嶺火災也給予了高度關切,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紛紛發來慰電。
此後,國務院批准了《關於接受國際救災援助中分情況表明態度的請示》,明確指出當“省範圍內一次性災害倒房30萬間以上、或農作物失收面積1500萬畝以上”等情形時,可“公開呼籲請求國際援助”,甚至可以“申請專項援助”。
華東水災:第一次大規模呼籲外援
大興安嶺火災後,1991年華東水災進一步推動中國人走出了以往的思維模式,中國政府專門召開“救災緊急呼籲”新聞發布會,向中外記者介紹災情,這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大規模、直接呼籲國際社會救助。
“我們一步步敞開大門離不開政策的開放。”王小華表示,“同時,我們也認識到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一方面,你的政策透明能博得國際尊重;另一方面,號召更多的人關心災區人民,對百姓是件好事。”
據王小華介紹,90年代以後,中國政府歷次應對災情都非常“積極主動”,“中國的救災外援之路經歷了封閉、半封閉的過程,如今已是完全敞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