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26日電/慈濟證嚴法師呼籲台灣社會以“清平致富”精神對抗不景氣,回歸平淡、克勤克儉、少慾知足、務實顧本。而日前陳致中帶著《窮得只剩下錢》一書探望父親陳水扁,不只促銷了書,對照當前社會蕭條,也讓許多人深入探討:財富、權勢和生活目的與生命意義之間的關係。
中國時報今天署名文章說,事實上我們的文化和我們的消費,早已建立密不可分的關係。當然,對於台灣這類以GDP來衡量經濟發展的消費社會而言,愈是消費,在經濟上就愈顯得成功。然而,造成當今經濟衰退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正在於無度擴張的資本主義,而如今的蕭條,其實也是多年來過度生產與氾濫貪婪乃至腐化的後果。
大約十五年前,世界環境與開發委員會主席布魯特蘭德在他的報告《我們的共同未來》裡,提出針對“永續發展”的定義:“符合當前所需,卻不致妨礙後代能滿足其所需的發展”。過去從環境保護與資源保育的角度來看,“永續發展”只是經濟發展的上限,如今看來,這個上限其實也兼顧了穩健經濟的意涵。
造成經濟衰退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對貨物與服務需求的下滑。不難理解,過剩生產的需求並不存在時,便形同持續浪費資源。今天許多人便是在現實感與判斷力薄弱當中,以房貸和債台高築的信用卡,來支撐他們無力負擔的生活型態。美國的次級房貸危機,正是導因於許多人自以為擁有其房子的所有權,但實際上他們根本無力負擔。
一項商品從生產、加工到消費,終須擷取並耗用自然資源(森林、礦物、化石燃料、水等);其需要蓋工廠,連帶產生有害副產物。至於商品本身(例如汽車)的使用,又會製造汙染物和廢棄物。儘管如此,環保人士所最常提出的三個環境破壞元兇:人口、科技、和消費當中,消費卻是最少被注意到的。理由之一,正是由於消費行為是最難改變的一項。尤其,對於主要影響全球經濟大局的富有國家而言,消費型態已成為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改變,恐怕得在文化上大翻修,在經濟上更要重新嚴苛定位。
文章續道,我們常聽經濟學家說,產品需求滑落,伴隨而來的是嚴重失業的經濟衰退,甚至蕭條。也正因如此,這個資本經濟體系就必須延續下去。然而在此體系當中,實存在著必須付出慘痛代價的助長機制。例如,當一群人健康面臨威脅,隨即帶來藥物銷售與私人醫療市場攀升,及相關產業陸續崛起。此時,社會當中所顯現的,往往並非其中所需付出的代價,反倒是其提供更多工作、創造更多財富、以及其他可用以彰顯健康經濟的GDP等指標。至於是不是需要用如此密集消耗與破壞自然資源的做法,甚至環保價值觀的可能,往往被忽視了。
像這樣消費主義文化下的所謂“需求”,往往是被創造出來的。其過程不外:先為過去所沒有或很少的產品創造需求,接著將奢侈品轉型成為必需品。但繼“價格大戰”的競爭之後,即導致價格蕭條;再繼有錢國家大量消費廉價進口貨後,需求進一步提升。接著,當出口國富起來,為了進一步追求利潤,以滿足所需而更加消耗資源,導致窮的生產國家被邊緣化,只好進一步對環境需索,以增加生產。
對多數個人而言,經濟衰退中的求生之道,除了回顧每個月的開銷,找出明顯可消減的項目外,更重要的,還在於調整至永續生活的形態。首先便要在在每個月的開銷當中,將“想要”的部分與“需要”的部分分開,並確保需要的部分都能如期滿足。而政府以“擴大內需”為名的許多“公共支出”,和以刺激買氣為目的消費卷,更應著眼於引導人民生活與價值觀,朝向兼具文化內涵與生態觀的永續形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