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雪上加霜
歐盟金融業和實體經濟遭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2008年歐盟經濟下滑的主要因素是國際金融危機。歐洲首先被殃及的自然是金融業。雖然歐盟國家的金融體系和主要金融機構迄今還尚未遭到滅頂之災,例如歐盟頭號經濟大國德國沒有一家銀行倒閉破產,但歐洲幾乎所有主要銀行和保險公司都受到了危機的牽連,因為它們通過設在美國的分支機搆參與了美國信貸市場的整個過程,購買了大量的“證券化金融產品”,某些金融機構,損失了數百億美元。加上股市暴跌使上市銀行遭受重創。不少銀行因捲入美國信貸危機而出現巨額虧空,使銀行間的信任一落千丈,彼此間的借貸幾乎陷於停滯。
流動性的嚴重短缺還直接影響到企業與銀行間的借貸關係,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營和投資,給整個實體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風險和危害。據歐盟統計局2008年12月發佈的數字,10月份歐元區工業訂單比上月減少了4.7%,比去年同期則猛降了15.1%。歐洲的汽車業房地產業等都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歐洲新車銷量2008年8月下降了16%;2008年上半年歐洲商用房地產投資金額減少了30%,達1600億美元,創2005年以來新低,民用住宅需求也受到銀行緊縮放款影響,2008年6月住宅交易量創30年來最低,第2季度較去年同期減少了40%。國際金融危機給歐盟經濟雪上加霜,把歐盟及其歐元區推入經濟衰退困境。
歐盟及其成員國的金融“救市”措施。到2008年11月中,歐委會已先後批准了德、英、法等近10個成員國提出的金融“救市”計劃,歐盟各國公佈的金融“救市”計劃總額已超過2萬億歐元。在歐盟層級上正在奮力抗爭的還有歐洲中央銀行,它積極調整貨幣政策,連續降低基準利率,在截至2008年12月4日的兩個月內,已把基準利率從上半年的4.25%降到目前的2.5%。至於歐盟主要成員國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所採取的措施,其目標和辦法大體相似:目標是恢復市場信心,避免金融崩潰,促進經濟增長;辦法主要是注資、貸款、擔保和降息等。
歐盟國家的刺激實體經濟計劃。如果說歐盟國家金融“救市”措施的當務之急目標是:扶銀行,以保障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那麼歐盟及其成員國刺激實體經濟計劃的眼下重點目標是:扶企業,大力促進實體經濟增長,以維護就業崗位和社會穩定。為此,在歐盟層級上,一項最為重要的行動是於2008年11-12月間推出的總額達2000億歐元的刺激經濟計劃。 |